台灣公務員要修“台灣史”?“台獨”只剩“瞎折騰”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1-02-03 10:58:31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1月31日,台灣“立法院長”遊錫堃出席活動時稱,建議公務員都要去大學修3個學分的“台灣史”。島內輿論對此痛批,遊錫堃用影響升遷和考績來威嚇公務員,難不成把公務員都當成民進黨的家奴?
為什麼台灣公務員要修“台灣史”?遊錫堃給出的理由是,因為台灣“沒有歷史記憶”。這一説法本身就極其荒謬。有關台灣的歷史記錄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的台灣被稱為“島夷”;秦朝稱“瀛州”;三國時期稱“夷洲”;唐宋元明時稱“流求”“琉求”或“瑠求”;清朝時正式更名為“台灣”,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
可以説台灣地區的成長軌跡般般可考,清晰明確,歷史悠久。怎麼到了“台獨”政客口中,卻成了“沒有歷史記憶”的地方?原因很簡單,不是台灣地區沒有歷史,而是這些“台獨”政客企圖丟掉中國歷史來看台灣。遊錫堃之流所謂讓台灣公務員修“台灣史”的主張,不是為了找回台灣的歷史記憶,而是為“台獨”做準備,洗腦台灣行政體系,培養民進黨“家奴”。
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但這一事實越是無法改變,越會遭到“台獨”勢力的持續攻擊和破壞。一直以來,民進黨均致力於“去中國化”,已將“台獨”之手伸進教科書當中。
比如,在2018年通過的在新版歷史課綱中,高中歷史教學從8個學分減為6個學分,名義上叫“略古詳今”,實際上就是為了弱化台灣與中國歷史的聯繫。除了學分變少,重要性降低,在對中國史的劃分上,這份“台獨”課綱的險惡用心也昭然若揭。以往島內高中歷史分為台灣史、中國史與世界史三部分,新課綱中則分為台灣、東亞與世界三部分,把中國史悄悄變成了東亞史。
在這種“台獨”洗腦教育環境中成長的台灣年輕人,除了在歷史認知上存在缺陷,更形成了從台灣看世界的思維慣性。這些年,以民進黨為首的“台獨”勢力不斷炒作民粹情緒,鼓吹“台灣第一”,尤其綠營媒體在報道評論相關事件時,更不斷強化這一思維,誇大台灣影響力。
歷史不容篡改,島內“台獨”分子屢屢借修改課綱、制定考核指標等方式,企圖強化“台獨”意識形態“偷天換日”,無法割斷大陸與台灣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血脈。台灣的歷史在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也將與台灣同胞一同書寫。“台獨”政客再怎麼耍花招,在歷史大勢面前,也會變成註定徒勞的“瞎折騰”。(關其行)
相關新聞
- 2021-01-18“反殖民與台灣光復”日據時期台灣歷史圖文特展在京展出 歷史不容歪曲(兩岸脈動)
- 2020-09-17【海峽兩岸】台灣歷史教科書“獨”害下一代
- 2020-12-22“反殖民與台灣光復”日據時期台灣歷史圖文特展在北京開幕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