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拜年”應成疫情下“共識”

“雲拜年”應成疫情下“共識”

 

黎青 作

 

劉天放

 

今年春節,你會怎麼拜年?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3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3.0%的受訪者今年春節會“雲拜年”,視頻連線、語音連線是主要的“雲拜年”形式。86.0%的受訪者表示“雲拜年”會讓這個春節過得更特別。(2月4日《中國青年報》)

 

再過幾天,2021年春節就要到了。此前,已有多地倡議“春節期間不串門拜年”,“雲拜年”可能成為很多人的拜年形式。而調查表明,絕大所數人認同“雲拜年”並表示今年春節會“雲拜年”,看來,疫情下人們對“疫情防控人人有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各地都在號召大家減少流動,就地過年,尤其是“春節期間不串門拜年”,在此背景下,“雲拜年”無疑成了最佳選擇。春節期間人員流動最大,加上春節期間恰逢寒冷冬季,非常適合病毒生存,而聚集顯然是防疫之大忌。

 

往年春節,家家戶戶除了吃團圓飯、觀春晚、盡享闔家團圓的愜意之外,另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串門拜年”。無論是親友還是街坊鄰居之間,大家串串門、聊聊天,送上真摯的祝福,這既是一個傳統習俗,也增加了“年味兒”。但疫情之下相互“串門拜年”,無疑為病毒的傳播、擴散、蔓延敞開了大門。眼下,疫情防控形勢複雜而嚴峻,稍有鬆懈就會功虧一簣。可見,春節期間減少流動和出行,既是安全之需,也是防疫之需。

 

本次調查中,絕大數人認可“雲拜年”並表示會“雲拜年”,説明“雲拜年”已經成為疫情下的一個“共識”,這令人欣慰。希望更多人都能服從大局,切莫在此期間選擇不必要的出行和流動,否則無疑是給疫情防控添堵、添亂。其實,“雲拜年”未必降低拜年品質,只要心誠,什麼樣的拜年形式都能表達情誼。“雲拜年”讓疫情不擴散、“年味”不變淡,願每個人都能付諸於行動。

 

作者:劉天放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