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大學過大年 這個寒假不冷清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1-02-08 10:30:54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1月27日,在西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中心,留校學生在參加“繪畫靜心”團輔活動。秦廷富/攝(新華社發)
2月1日,在西南大學楠園學生二食堂,工作人員在對食堂進行消殺作業,讓留校過年的大學生吃得放心。秦廷富/攝(新華社發)
2月2日,上海交通大學學生事務中心工作人員展示為每名留校學生發放的80元春節加餐券。加餐券的設計融合了交大元素與牛年元素,票根可留作書籤。今年寒假,上海交通大學約2000名學生留校過年,是往年人數的近10倍。新華社記者 劉穎/攝
春節將至,對於不少大學生來説,這個寒假顯得非常特殊。在疫情的影響下,不少大學生選擇留在學校過年。不過,在校過年並不意味著冷清和孤單,他們之中有的正忙於科研課題,有的正在準備畢業論文,有的在為即將到來的春招做準備……
對於高校來説,如何度過一個安全的春節是目前寒假工作面臨的最大挑戰。針對留校過年的同學,很多高校準備了年夜飯、線上桌遊、遠程拜年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同學們可以在即將到來的春節體會到家一樣的溫暖。
這個寒假不冷清,許多高校在校生仍有上千人
臨近過年,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的宋雨桐每天很早就會來到實驗室。
不久前,宋雨桐所在的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賽實驗室和外國團隊合作的新冠病毒高清科普影像問世。他們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解出完整新冠病毒真實結構的科研團隊,一時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作為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雖然身處媒體關注的焦點,但宋雨桐一直堅持過著“實驗室——宿舍”兩點一線的生活,每天在實驗室的時間甚至要超過14個小時。
對於留在學校過年的原因,宋雨桐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一方面,我家是河北的,我還是留在學校過年比較穩妥,這一點也很早就跟家人溝通過了,他們也很理解。另一方面,目前科研任務時間緊張,我也不想因為回家過年導致不能按時回學校,耽誤了大家的課題進度。”
宋雨桐表示,雖然今年是自己第一次在學校過年,但是到現在為止,她和同學們的狀態都很好。“今年留下來的同學很多,我這段日子過得就是平平淡淡的博士生生活。”她笑著説。
據了解,由於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壓力持續加大,國內多地先後出現了本土確診病例,不少高校學子選擇留在學校過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調查多所高校發現,不少高校目前留校學生數量龐大。
截至目前,北京大學留校學生仍有5000多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還有近7000名學子在校,其中近千名學子選擇留校過年。截至2月1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在校中國籍學生共有1262人。
此外,哈工大的調查統計顯示,假期留校主要原因分別為參與重大科研項目、家庭所在地疫情、學校所在省份疫情、接種疫苗等因素,佔留校總人數比分別為76.42%、15.57%、6.74%、1.27%。
日前,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表示,今年留校過年的學生人數相較往年幾乎翻了兩番。
對於目前尚未離校的學生,王登峰表示,“對於因為疫情原因滯留在學校或者滯留在學校周邊的學生,各地都採取了相應的措施,確保他們想回回得去。另外,可能還有一些同學因為考試、生活或者其他原因,沒有辦法回到家鄉。對這部分學生,各地各校也是積極採取措施,讓想留的都能留得住。”
“為讓留校過年大學生過一個安全而溫暖的春節,教育部專門組織召開全國教育系統寒假疫情防控和留校學生生活保障工作視頻調度會,交流地方和高校寒假疫情防控、留校學生生活保障等做法,部署寒假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妥善安排留校學生安心安全過好春節等工作。”王登峰説。
特殊春節,大學生們這樣度過
在留校過年的大學生中,不少是家在河北的學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本科生王玉晗就是其中的一員。
因家在高風險地區而不能回家過年,王玉晗主動留下來做科研。“和家裏溝通後,父母都很贊同,覺得待在學校最安全。而且在學校每天也很充實,白天做科創,晚上跑跑步、做做瑜伽,和同宿捨得學姐聊聊天。學院還專門派人看望慰問了我們,並給我們發放了愛心大禮包,心裏感到特別溫暖”。
對於不少留校的大學生來説,這個寒假的核心詞是“忙碌”。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大三學生唐詩韻表示,“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這個寒假,她要準備建模競賽、學校的創新杯賽,還要為申請出國留學準備託福考試——她希望申請國外社會學專業的研究生,走學術的道路。宿捨得桌面與書架上,堆著她的託福備考書和許多不同領域的專業書。
與去年相比,她覺得今年“留校變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去年她留校時,宿舍整個樓層只有她一個人。
早上8點半,像往常一樣,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研究生高騰騰準時來到實驗室,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除了食堂、宿舍,自去年4月返校以來,從早上8點半到晚上11點半,高騰騰幾乎每天都在實驗室度過。儘管學校早已放寒假,但在高騰騰身上卻看不出半點放假的氣息。“必須把因疫情耽誤的時間爭分奪秒搶回來。”選擇留校過春節的她,語氣堅定地説。
同樣選擇留校過年的,還有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的博士生陳曦。
“我所在的課題組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智慧熱控,就是通過主動的方式來調節航天器內的溫度。傳統航天器的熱控都是被動熱控,我們組就是針對這一問題展開攻關。目前基礎實驗階段已經完成,處於樣件提交階段,任務比較重。因為要趕後續的時間節點,3月必須要提交樣件,壓力非常大,所以我選擇了寒假留校。”陳曦説。
陳曦表示,最開始作出這個選擇自己也有過猶豫,畢竟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肯定想回家團聚。“但是任務節點是很緊迫的,想一想那些守衛邊關的戰士,他們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都沒有抱怨,心裏也就好受了些”。
“留在學校最大的感受是食堂的人少了,不用再排隊了。學校隔一段時間會進行核酸檢測,感覺在學校裏面還是很安全的。”陳曦説。
多方部署,讓大學生在校如在家
如今,不少高校也積極行動,一方面做好春節期間的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開始著手為留校的同學們準備春節活動。
不久前,教育部召開全國教育系統寒假疫情防控和留校學生生活保障工作視頻調度會議,會議要求,要讓留校學生如“在家”。各地和高校要精心準備,提高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精準度,把疫情突發應急預案做細做實。要盡心做好服務保障,用高水準管理服務措施保障留校學生寒假生活。要做好春節期間暖心服務工作,為留校學生生活、學習、科研、文化體育活動等提供有溫度的服務,讓留校學生歡樂祥和、健康安全過好年。
北京大學的輔導員王宇(化名)所在的學院裏目前還有600多名留校的大學生。對他來説,這一年寒假面對的很多工作也是自己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次。
“低年級的一般都回家了,目前留下來的畢業班或者研究生居多。”王宇説,目前學校為每位留校學生指定專人“一對一”“點對點”溝通聯絡,全程跟蹤管理,有問題隨時報告。在小年至除夕期間,他和同事們參與了進宿舍、進實驗室的“面對面”慰問留校學生工作,面向留校學生發放包括口罩等防疫物資、春聯等過節物資的大禮包。
記者從北京大學了解到,學校面向留校學生紮實開展“六加一”暖心關愛工程:“一條24小時熱線”“一個專職聯繫人”“一次談心談話”“一次宿舍走訪”“一頓免費新年餐”“一些特色春節佈置”加“一些院係暖心特色活動”,持續、精準傳遞對留校學生關心和關注。
在北京交通大學,各學院要求做好留校學生的防疫指導工作,及時將防疫物資下發至每一位留校學生,教育引導留校學生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等衛生健康習慣。留校學生要加強個人防護意識,保持宿舍清潔和通風,出入食堂、浴室、實驗室、教室等公共場所時要科學佩戴口罩。
另外,北交大還為留校學生發放節日禮包和免費除夕餐券,為寒假留校困難學生發放賀歲紅包,確保學校關心不放假、溫暖陪伴不斷線。學校要求各學院要發動導師、班主任、輔導員和任課教師的力量,通過電話、微信、網絡等多種方式,切實關心關愛留校學生。
近日,黑龍江的疫情仍然令人擔憂,部分區域甚至成為高風險地區。記者從哈工大了解到,學校統籌組織在校學生核酸檢測應檢盡檢。與校醫院協同在校內設立採樣點,截止到目前,學校已完成校內學生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
哈工大團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學校面向全體留校學生調研寒假生活需求、製作寒假留校生活指南系列推送,開展線上打卡活動鼓勵留校學生健康飲食、規律作息,通過線上桌遊、線上書法、線上K歌等活動讓學生放鬆心情,愉快度過寒假留校生活。此外,哈工大對所有春節期間留校過年的學生發放總金額為48.83萬元的慰問金,對所有返鄉被集中隔離的210名困難學生發放12.70萬元補助,還為遇到特殊情況同學提供一人一案的幫扶與資助方案。
臨近過年,陳曦感受到了不少來自導師、課題組和學校的關愛。
“我導師不斷問我們還有什麼要求,儘量活躍組裏的氛圍,不讓我們覺得太孤單。學校整體做得已經挺好了,我十分十分想家,希望遠在千里之外的家人身體健康。最後希望學校能滿足我的小小願望,年夜飯豐盛點,讓回家的兄弟姐妹羨慕下!”陳曦説。
(記者 葉雨婷 實習生 陽洋)
相關新聞
- 2021-02-05特殊春節的N種打開方式,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 2021-02-07各地就地過年福利出爐!這些福利你拿到了嗎?
- 2021-02-04電商大數據告訴你這屆年輕人咋過春節
- 2021-02-03饞哭了!高校曬年夜飯菜單 花式寵留校生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