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穩掙錢 精緻花錢 多元攢錢——關於“錢”,年輕人這麼看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1-02-22 10:41:26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圖為“90後”女孩小鞏向記者展示的2020年護膚品支出帳單。記者 張一琪攝
年輕人怎麼看待金錢?年輕人的金錢觀與父輩相比呈現怎樣的特點?年輕人理財意識如何?……作為伴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出生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年輕人對待金錢的態度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有人總結道:從普遍節儉到品質生活、從回避風險到積極投資、從奔波勞碌到享受當下。青年在金錢觀的轉變,正是中國社會迅猛發展的時代縮影,也將影響中國的未來。
需要多賺錢,也要自己的生活
雖然現在生活壓力加大,許多年輕人都想多掙錢;但對掙錢的方式,年輕人有明確的選擇標準。
“雖然我們節假日加班有3倍工資,但我覺得非自願加班都是不可接受的。”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王萌萌告訴記者,“我需要賺錢,但也要有屬於自己的個人生活。”
2020年開始工作的梅林表示,如果需要加班賺錢或者兼職賺錢,首先必須確保自己有餘力,而且絕不能影響身體健康。“奮鬥是我們這代人的底色,但如果為了財富不斷透支身體和生活樂趣,在我看來也是不能接受的。”
不過,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還是影響了一些年輕人對掙錢和消費、理財的看法。“疫情教會我很重要的兩件事,一件是買保險,另一件是儲蓄並理財。‘黑天鵝’事件讓人猝不及防,還是要在有一定保障的前提下再享受當下。”王萌萌説。
與自己的父輩相比,青年對奔波勞碌式的“先積累,再享受”不太感興趣,取而代之的是“邊賺錢邊享受”的生活態度。
對於掙錢的動機,年輕人較少設立具體的長遠目標,更多是近期被“種草”的易於實現的“小目標”。雖然年輕人普遍對未來風險的焦慮值更高,相較于上代人可能更加缺乏安全感,但他們卻沒有像上代人通過不斷攢錢來緩解焦慮,反而是在安穩掙錢的前提下充分籌劃,將明天的擔憂留給明天。
“前幾代人掙錢主要是‘生存性’的,比如為了買房、子女上學或者家庭應急,也有的就是為了存錢而掙錢。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為,掙錢是為了生活,並非生活是為了掙錢。因此,他們更傾向於選擇追求‘小確幸’的生活狀態。”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朱迪分析。
從“生活是為了掙錢”到“掙錢是為了生活”,雖然只是在語序上調整了一下,但折射的是青年在金錢觀上的轉變:從注重積累到學會享受、從先攢錢再享受到邊賺錢邊享受。
這種轉變在許多長輩們看來有點不可接受,所以經常會聽到長輩責備年輕人目光短淺、不會持家,甚至還為此大吵一架,弄得年輕人們“有苦説不出”。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符國群認為,金錢觀在不同代際之間肯定會有評價標準的差異,因此要在更宏大的背景下看待年輕人的金錢觀,而不是站在上一代的立場指責下一代。
在朱迪看來,一方面要對青年進行合理健康金錢觀念的引導,既保障個人的生活品質,也做到對自己和家庭負責任。另一方面則應注意保護青年的消費慾望,避免出現“低慾望社會”。
對自己大方,也慷慨回饋社會
“大學的時候妥妥的‘精緻窮’,有多少花多少,從來不節省。”北京某小學教師小劉告訴記者,只要在能承受的經濟範圍內,都會盡可能買更好的東西。
對小劉來説,“不委屈自己”是消費的第一原則。“現在工作了,有比較穩定的收入,目前也沒什麼經濟壓力,為什麼不能讓自己的生活品質更好一些呢?”小劉説。
在數字經濟迅猛發展和中等收入群體逐漸擴大的趨勢下,像小劉這樣對品質生活有追求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讓他們乖乖掏錢的目標也變得豐富多元了。
麥肯錫《中國奢侈品報告2019》顯示,2018年,“90後”的奢侈品消費額在中國奢侈品總消費中佔比23%。2018年,“90後”人均花費2.5萬元購置奢侈品,金額與他們的父輩相當。2020年,貝恩公司發佈的數據顯示,年輕群體平均第一次購買奢侈品是在20歲。
朱迪分析認為,“當代青年更注重‘珍惜現在’而不是‘未雨綢繆’,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這不同於前幾代人通常關心的是‘我買得起什麼’。商家和市場行銷及其建構起的消費文化的影響,也使得青年的消費慾望不斷被激發。”
“年輕人對未來經濟和個人成長更加有信心。而且,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全,1990年後出生的一代對未來養老等問題暫時沒有焦慮。”符國群表示。
花錢除了享受更優質的物質生活,滿足個人精神需要和實現社會價值,也是年輕人取悅自我,積極掏腰包的重要動機。
“現在覺得買車不如打車了,自己開車要考慮停車、養護,不如打車來得便捷舒適。”“90後”小謝告訴記者,“買車不僅得背負長期壓力,還會附帶一系列隱性成本,如今買服務買體驗反而更合適”。對於一些上輩人觀念中必備的“大件物品”,在年輕一代眼裏更樂於接受讓渡所有權、強調使用權的體驗式消費。
小劉從2012年7月開始就通過手機號話費包月的方式為紅十字會捐款,“為社會貢獻一點自己的綿薄之力,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她還經常將閒置衣物捐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除了對自己大方,年輕人對於公益事業也更加開放慷慨。
“服務消費的上升是更加成熟的消費社會的標誌,服務消費的特點在於提供便捷、舒適的生活,以及提供有趣和新奇的體驗,符合青年的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朱迪解讀道,“更加接受通過購買服務而不是強調物質的擁有,來滿足消費需求,反映了青年物質觀的變遷,代表了社會發展的趨勢”。
多元化選擇,接受新的理財方式
1997年出生的李靈有自己“獨創”的理財方法。“我開通了兩個支付寶賬號,一個專門存錢,再拿出一部分買一些穩健的理財産品。另一個則專門用來日常開銷。”李靈每個月從存錢的支付寶中劃出定額的生活費,以此來控制消費,並努力實現資産增值。
“上學的時候是從支付寶開始接觸理財的。”李靈説,“現在,我會根據比例把工資劃分為若干部分,其中一部分專門用於購買理財産品。”互聯網金融産品是大多數年輕人的理財啟蒙課,其操作便捷、申購門檻低、隨時存取消費等特點,受到“互聯網原住民”一代的追捧。“不用花什麼心思的理財方式是最好的!”
其實,像李靈這樣有理財頭腦的年輕人比比皆是。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發佈的《2020國人理財趨勢報告》顯示,中國理財人群年輕化趨勢顯著,“90後”正成為主力。線上理財正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選擇。CBNData發佈的《2019線上理財人群報告》顯示,“90後”與更年輕的“95後”“00後”佔據了線上理財人群數量的49%。
社會擔心會“慣壞”年輕人超前消費的消費場景類信貸産品,在一些年輕人手中反而成為精打細算的理財工具。
“蘋果電腦是用免息分期的方式購入的,也是消費信貸支出中最貴的一筆。”小謝告訴記者,“並不是因為手裏沒有足夠的錢,而是想著消費信貸可以免息分期,這樣我的本金可以趁這段時間差做一些理財。”
除了購買理財産品,存款也是年輕人穩健的理財選擇。“每個月會有計劃地將工資的60%存起來,”小謝説,“金錢不僅是致富慾望的對象,同時也是致富慾望的源泉,存款其實就是安全感和舒適感。”
同時,也有一些年輕人開始進行高風險高收益投資。對於風險問題,年輕人很有自己的想法。2020年剛進行高風險投資的王萌萌説:“理論上,基金産品如果持有時間足夠長,應該很難大幅虧損。至於股票這種風險較大的投資方式,如果虧了就當交‘學費’了。”
在一些年輕人眼裏,風險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而不是需要刻意規避的。“我覺得年輕人早點去證券交易市場‘上課’比較好,畢竟早晚都要學習讓自己財産增值的方法。”王萌萌説。
除了“食補養生”“運動自律”,相較于父輩,“不敢看體檢報告”的年輕人購買保險的意識來得更早更猛烈。去年9月,中國新經濟研究院聯合支付寶保險平臺發佈的《90後保障報告》顯示,近70%的“90後”擁有健康險,超過一半的“90後”認為至少需要3份保障才更有安全感。
王萌萌投保癌症醫療險已經一年了,重疾險、意外險也是她長期關注的險種,“我屬於比較‘貪生怕死’的,而且保險就是越年輕越划算”。對於年輕人來説,保險不再是上一輩人眼中虛無縹緲的未來投資,而是對未來生活風險實實在在的掌控。
以“90後”為代表的年輕人對金錢有著更為明確的規劃。老一輩更多選擇存款、購買不動産,年輕人卻有更多元的選擇,可以炒股、買基金、買保險。“現在的年輕人在理財方面儲備的知識,比上代人更為豐富,他們更善於學習並迅速接受新的理財方式。”符國群説。
相關新聞
- 2021-02-04網上“趕集” 在線“約”飯 “雲拜年”
- 2021-01-25《山海情》靠什麼吸引了年輕人
- 2021-01-21年輕人消費,你看懂了嗎?
- 2021-01-19一邊舍得花錢一邊能省就省 年輕人消費你看懂了嗎?
新聞推薦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
- 活力2025:兩岸經濟交流繪新卷,融合發展踏新程2025-01-24
- 氛圍感拉滿 這些“年味兒”新體驗已是next level2025-01-24
- 記者手記:特朗普2.0——一段“顛簸”之旅開啟2025-01-24
- 亞冬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單公佈 谷愛淩、徐夢桃等在列2025-01-24
- 達沃斯論壇與會人士看好中國經濟前景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