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鼓勵臺胞臺企積極參與大陸農業農村建設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左妍冰):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3月17日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邀請農業農村部對台灣農業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蔣建平就今天頒布的《關於支持台灣同胞台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農林22條措施“)中的相關情況回答問題。蔣建平表示,歡迎臺胞臺企積極參與大陸的農業農村建設,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

 

有記者提問:“十四五”規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請問這將為臺胞臺企在大陸發展帶來哪些新機遇?

 

蔣建平回答説,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戰略部署。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思路和重點舉措。剛剛閉幕的“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相關團組審議討論,就鄉村振興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許多新論斷、新要求,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單列專章作出部署安排。這些都為臺胞臺企在大陸發展帶來新機遇,臺胞臺企在大陸鄉村振興中可以大有作為。

 

蔣建平舉例説,我到福建省調研了解到,從2018年開始,福建先後引進了台灣66個建築師團隊、200多名鄉建鄉創人才,參與福建全省30個縣112個村莊的建設,打造了一批網紅點、鄉村旅遊村和産業基地,既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臺胞臺企也從中取得了發展的新成效。其他省份也有很多例子,在這裡我不再一一列舉。臺胞臺企只要抓住機遇,就一定能夠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

 

另有記者提問:我們都知道臺胞臺商來大陸參與農業領域的發展已經有30多年了,請介紹一下當前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情況以及都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果?

 

蔣建平回答説,總體上看,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兩岸農業交流合作已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發展格局。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合作更加密切。人員交流、展會交流、信息交流日益頻繁。每年農産品交易會、經貿洽談會吸引了兩岸優質農産品“閃亮登場”“同臺競技”,讓優質農産品走入了尋常百姓家。

 

二是載體穩步拓展。我們批准建立了15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28個台灣農民創業園。經過多年建設,已經成為臺胞臺企到大陸投資農業的首選地,成為兩岸農業融合的橋梁紐帶。

 

三是發展日益多元。除了從事傳統種養業以外,越來越多的臺胞臺企利用“農業+”“旅遊+”“互聯網+”等方式,進入到鄉村旅遊、農産品深加工、農村電商等領域,發展新産業新業態,越來越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