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植被的綠色貢獻

地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暖。這主要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含量上升所致,這些溫室氣體具有吸收地氣系統輻射熱量的能力。隨著地球變暖,我們已經開始看到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態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隨著變暖的持續,其中一些變化將變得不可逆轉,並且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我們日常生活方式發生變化。

 

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提出,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準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併為把升溫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大幅減少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排放。該目標可以實現嗎?答案取決於國際社會的承諾。更重要的是,要採取行動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2020年10月,《自然》雜誌刊登了我參與撰寫的研究報告,這份報告基於實地考察和衛星觀測數據,得出“以前的研究測算低估了中國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量”這一結論。我們發現,2010至2016年間,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年均吸收約11.1億噸碳,吸收了同時期人為碳排放的45%;此前的研究低估了雲南、貴州和廣西等地植被全年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我們還發現,在夏季,黑龍江和吉林的植被二氧化碳吸收量也很大。

 

能夠進一步證實這一結論的事實是,在過去10至15年間,中國上述省份年造林面積在400平方千米至4400平方千米之間,這相當於每個省份一年就增加5.6萬至61.6萬個足球場的綠化面積。利用衛星觀測,我們發現了植被的綠色度和地表生物量的顯著上升。由此可見,中國植被的碳吸收能力是相當強大的,大規模、長期植樹造林具有重要價值,堅持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很重要。

 

擴大地面觀測網絡以增進對這些森林和土壤中碳的吸收和儲存方式的了解,將有助於制定國家戰略。我們的研究表明,衛星對二氧化碳的獨立觀測與根據地面數據推斷出的二氧化碳吸收估算值相一致。這預示著未來衛星觀測能夠在量化國家碳預算中發揮作用,有望用於評估《巴黎協定》的執行情況。中國首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于2016年年底發射升空,這昭示著中國成功獲得從空間監測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新能力。

 

《自然》雜誌上公佈的這項研究源於我與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毅的長期合作和研討,想法則萌生於從歐洲航天局與中國科技部聯合召開“龍計劃”年度會議後返回途中的一次討論。研究的成功還要歸功於歐中“龍計劃”項目長達10年的支持,以及我與中方研究人員之間的長期合作。

 

未來該怎麼辦?我真的很高興聽到中國的減排計劃: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實現如此雄心勃勃的凈零排放目標,需要堅持不懈進行綜合施治、協同減排——進行大規模的能源結構調整,以配合現有的綠化計劃和其他形式的負排放技術。

 

當然,技術不是萬能的。要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歸根結底需要改變我們的生産和生活方式。

 

(作者為英國愛丁堡大學教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