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陳文仁:感恩舟山老兵養育 祈願祖國和平統一

臺胞陳文仁:感恩舟山老兵養育 祈願祖國和平統一

 

抵達鶴齡泉(圖片來源:舟山市臺辦)

 

3月24日上午,浙江舟山普陀區鶴齡泉三和園墓園外,一輛重型機車緩緩停下,一位敦實的男子從車上下來,走入墓園靈堂,向一座牌位虔誠上香。“爸爸,我來看您了,我正在單騎環遊大陸,祈願祖國統一,請保祐我一路順風。”話沒説完,男子眼眶已然濕潤……

 

這位男子叫陳文仁,出生在台灣。今年3月13日,55歲的陳文仁從祖籍地福建安溪出發,開啟他環遊祖國大陸的騎行之旅,立志用半年時間騎行25000公里。

 

01 舟山老兵在台灣收養的孩子

 

1976年,陳文仁10歲,一次家庭變故讓他和三個兄弟姐妹永遠地失去了父親。彼時,年齡最大的姐姐已經嫁人,剩下的三個人還在讀書,全靠母親養活,生活霎時陷入困境。這一切,與他們熟識的鄰居,舟山籍去臺老兵徐金全看在眼裏,頓生憐憫之心。“要不你們兄弟倆來我家吧,我養你們。”徐金全的一句話,讓兄弟倆的人生自此發生了改變。

 

徐金全是舟山展茅人,生於1927年,10多歲的時候就跟著地方遊擊隊抗日,1950年被迫隨國民黨部隊來到台灣,落腳在台北眷村。

 

認識陳文仁家的時候,徐金全單身,膝下無子。“他對我家這幾個小孩一直都很好,平時見面打招呼,還給我們買東西吃。”陳文仁説,養父提出收養他們的想法,最後徵得了陳家人同意,陳文仁和哥哥成了徐金全的養子,搬入他家一住就是20多年。

 

02 難忘養父的點點滴滴

 

“父親多年在軍隊服役,性格剛毅,是一個鐵漢子,對我們兄弟很好。”陳文仁至今記得,有一次放學的路上,他在台北車站轉車時發現身上的公交月卡掉了,他冒著雨,全身濕透,走了二個多小時到養父上班的餐廳找他。從此以後,陳文仁的口袋裏永遠都會有一張百元台幣,那是徐金全放的“專款”,專門給他應急用。

 

年少時,陳文仁不懂事,不愛讀書,徐金全托朋友給他找了一份廚師的工作,幹了兩年,陳文仁猛然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徐金全二話沒説,又把他送回了學校。多年以後回想起養父徐金全的點點滴滴,陳文仁總是心生感激:“爸爸提供了一個遮風避雨的家,如果沒有他,我們這兩個苦孩子如今不知身在何方……”

 

陳文仁兩兄弟各自成家後陸續離開了徐金全,徐金全也從老家舟山娶來了妻子。時光流逝,兩兄弟對兩位長輩的感情依舊如故,經常回家看望養父養母,噓寒問暖。

 

2015年,88歲的徐金全在台北去世,彌留之際,陳文仁寸步不離的陪伴在養父身旁,悲痛欲絕。他在微信朋友圈裏這樣寫道:轉眼三十九年!這情緣或許就在這兩天劃下休止符。心裏明白的是,養父的人生盡頭到了。往事的點點滴滴盡涌心頭,感嘆不捨中,只希望他一路好走,能再握他的手已開始倒數了!唯一能做的是最後讓他落葉歸根。

 

送養父最後一程的時候,陳文仁跪在地上慟哭不止,額頭磕的砰砰作響,周圍人看的無不動容……

 

03 圓夢祖國大陸

 

養父過世後,把他的骨灰帶回老家舟山成了陳文仁的一件大事,可惜的是,運送骨灰的那天,陳文仁出差在外不能脫身,無法親手送養父回故鄉成了他的一個遺憾。

 

萌生環遊祖國大陸的計劃後,陳文仁給養母打電話表示,3月下旬抵達浙江杭州的時候,一定要來一趟舟山,親手給養父上香,傾訴對他的思念之情。“今天我的願望實現了,爸爸的在天之靈看到我的事業,肯定也會很欣慰。”陳文仁説。

 

在舟山短短的一天時間裏,陳文仁還深刻感受到這座城市發生的變化,“與上世紀90年代初第一次來舟山時相比,今天的舟山道路更寬闊,城市更漂亮。”

 

陳文仁説,最近幾年他在雲南創業,把台灣的優質菜種和生物有機肥引進當地農村,和當地農民一起做起了有機蔬菜種植。他説,大陸為臺胞在創業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政策,自己作為受益人,也時常在台灣宣傳大陸的優惠政策,鼓勵大家來大陸發展。

 

04 騎行祖國 祈願統一

 

陳文仁非常喜歡機車,在大陸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聽説他要環遊祖國大陸,大家都為他加油鼓勁,有朋友還資助了一輛摩托車給他。陳文仁製作了一面紅旗插在機車上,上面寫有“台灣同胞,騎行祖國,兩岸同心共築中國夢”。

 

自福建安溪開始,陳文仁已經騎行到達了福州、南昌、武漢、合肥、杭州、舟山等多座城市,每到一處都受到了當地市民的歡迎,他説:“我是台灣人,更是中國人,我要用我的經歷和我的鏡頭告訴台灣人,特別是台灣青年人,祖國才是我們的根,祖國才是我們的前途和未來,兩岸必須要和平,國家必須要統一,也一定會統一”。(中國台灣網、舟山市臺辦聯合報道)中國台灣網4月14日訊 

 

臺胞陳文仁:感恩舟山老兵養育 祈願祖國和平統一

 

陳文仁每到一地,都會用實際行動表達祈願(圖片來源:舟山市臺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