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取得“開門紅”,我國空間站建造運營順利推進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1-04-30 10:55:08 | 來源: 海峽之聲網 |
2021年4月29日下午,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飛行任務新聞發佈會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舉行。
新聞發佈會現場(鄭穎/攝)
今天11時23分15秒,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準時點火起飛,11時31分,天和核心艙準確進入預定軌道。12時36分,太陽能帆板順利展開且工作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任務成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
文昌發射場指揮控制大廳(鄭穎/攝)
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介紹,我國“天宮”空間站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組成基本構型,可支持3名航天員長期駐留,支持開展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試驗、航天醫學試驗、航天新技術試驗。總體目標是在2022年前後,完成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間站組合體建造和運營技術、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技術,具備開展較大規模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能力,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
中國空間站(圖片來源:網絡)
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入軌,取得了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的“開門紅”。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朱光辰表示,天和核心艙作為載人飛行器,將為航天員提供安全、舒適、便利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核心艙密封艙配備3個獨立的臥室和1個衛生間,保證航天員日常生活起居。就餐區域配備食品加熱、冷藏、飲水設備和可收放餐桌,方便航天員就餐。鍛鍊區配備有太空跑臺、太空自行車,為航天員在軌鍛鍊提供條件。採用了情景照明技術和WIFI通信技術,可輕鬆便捷控制照明設備開關、查詢站上物資存儲情況、與地面視頻通話。通過天地通信鏈路和視頻通話設備,可實現空間站與地面的雙向視頻通話和收發電子郵件。”朱光辰説。
此外,在載人環境控制方面,核心艙配置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能夠實現艙內氧氣再生、二氧化碳等人體代謝産物的處理和有害氣體的去除,並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保障航天員在軌長期駐留,大量減少了氧氣、水等消耗品的上行攜帶量。配置有主動溫控流體回路,也就是空調系統,保證空氣溫度、濕度和儀器設備工作溫度在適宜範圍內,確保駐留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系統總指揮王玨(左一)、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右一)(鄭穎/攝)
天和核心艙總長16.6米,艙體最大直徑4.2米,起飛品質為22.5噸。拉大活就需要用大車,承擔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是在長征五號基礎上為滿足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需求研製的一款新型運載火箭。它的主要任務就是近地空間拉大活,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大型航天器。
作為大型低溫火箭,長征五號B火箭系統構成複雜。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系統總指揮王玨表示,“火箭突破了大推力直接入軌技術、20.5m整流罩分離技術、大直徑艙箭連接分離技術等多項重大關鍵技術。此次任務將天和核心艙送入預定軌道,火箭在應急軌道設計、可靠性增長研究項目應用方面採取了47項改進措施,提升了火箭執行空間站工程任務的可靠性。”
我國空間站建造任務分為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兩個階段實施。其中,關鍵技術驗證階段規劃了6次任務,現已圓滿完成長征五號B火箭首飛和天和核心艙發射,今年還將陸續實施2次天舟貨運飛船和2次神舟載人飛船的發射。季啟明透露,目前,執行天舟二號和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的飛船和火箭,已于4月中旬前陸續進入文昌和酒泉發射場,正在按計劃開展發射前的各項總裝測試工作。問天、夢天實驗艙及其配置的科學實驗機櫃、應用載荷正在加緊開展研製,參加後續任務的天舟飛船、神舟飛船以及三型長征運載火箭均在按計劃進行生産總裝和測試。執行載人飛行任務的4個航天員乘組和備份航天員,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空間站專業技術訓練、飛行程式與任務模擬等各項訓練。保障飛行任務的測控通信、著陸場系統的任務準備工作也都在按計劃順利推進。海峽之聲廣播電臺4月29日 文昌訊(記者 鄭穎)
相關新聞
- 2021-04-30【央視快評】自立自強、創新超越,奪取空間站建造任務全面勝利
- 2021-04-29@航天人 請查收來自總書記的殷殷囑託
- 2021-04-29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中國空間站組裝開始了!
- 2021-04-29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海南文昌發射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