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大研發“火星相機”隨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1-05-24 10:48:33 | 來源: 新華社 |
5月21日,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在會上致辭。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天問一號探測器日前成功著陸火星,香港理工大學兩支科研團隊分別研發“落火狀態監視相機”(簡稱“火星相機”)以及測量和評估火星著陸區地形,在國家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作出貢獻。
5月15日,天問一號任務著陸巡視器成功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後,祝融號火星車建立了對地通信。5月19日,國家航天局發佈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著陸過程兩器分離和著陸後火星車拍攝的影像。圖像中,著陸平臺駛離坡道以及火星車太陽翼、天線等機構展開正常到位。
理大的科研人員21日向媒體介紹,他們開發的“火星相機”搭載于著陸器外層平臺上,以監視著陸情況、火星的週遭環境,以及降落火星後祝融號火星車的操作狀態,包括太陽翼的打開和天線的狀況。這些信息對掌握火星車能否在火星表面成功巡視至關重要。
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容啟亮率領團隊在3年內成功研製並交付“火星相機”,並通過多項相關的太空驗證。重量僅約390克的“火星相機”外殼堅固,以抵受極端溫差和在火星表面極低溫的環境下運作。
容啟亮表示,為了拍攝超廣闊的圖像和影片,“火星相機”需輕巧,並具備廣角拍攝和可控的影像變形,同時要在有限的重量內能抵受極大的衝擊力。此外,相機須克服輻射、機械振動等挑戰,最後仍保持十分高的穩定性。
此外,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教授吳波應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邀請,率領團隊進行火星全球的分析和評估,篩選出三個候選著陸區,分別位於亞馬遜平原、克裏斯平原和烏托邦平原。團隊根據地形和地貌的詳細測量結果,成功搜索出數個可能的著陸點,讓天問一號的管理團隊選擇。
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當天在記者會上表示,理大再度獲邀參與國家重要航天任務,充分顯示香港科研實力雄厚,是國家科技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深信香港本地大學可借與內地機構的科研協作,發揮協同效應,優勢互補,做到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理大校長滕錦光表示,理大決定加大對航天領域研究的支持力度,並已成立由容啟亮領導的“深空探測研究中心”,聚集地質學、土木工程、機械工程、物理學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在航天科技上展開深入研究。
自2010年起,香港理工大學為國家的太空探究項目作出貢獻。為支持國家的探月工程,容啟亮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專家攜手研製出“相機指向系統”,應用於2013年的嫦娥三號和2019年嫦娥四號的探測任務。
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張雅詩、萬後德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