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敗走世衛大會 台灣當局落入美歐的一個“套路”

五次敗走世衛大會 台灣當局落入美歐的一個“套路”

 

第74屆世界衛生大會目前正以視頻方式線上舉行。曾在2009-2016年以“中華台北”名義和觀察員身份參與世衛大會的中國台灣地區,今年連續第5年被世衛組織拒之門外。這是蔡英文因“謀獨”作繭自縛的5年——蔡英文當局一次次試圖叩開世衛大會的大門,卻一年年落入美歐的“套路”。

 

本屆世衛大會5月24日開幕前夕,伯利茲、斯威士蘭、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馬紹爾、瑙魯、尼加拉瓜、帕勞、聖基茨和尼維斯、聖盧西亞、聖文森、圖瓦盧13個所謂台灣的“友邦”,提案要求邀請中國台灣地區以觀察員身份參與第74屆世衛大會。這份提案被拒。細看提案方名單會發現,其中並沒有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影子。

 

4月27日,由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艾米·貝拉牽頭的所謂“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糾集美國、歐洲、加拿大與澳大利亞等國的15名議員,現身一段視頻,支持台灣參加世衛大會,併發起#LetTaiwanHelp(讓台灣幫忙)的熱門話題標簽。4月30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賴斯在推特上發文,呼籲世衛組織邀請台灣與會,聲稱“必須在世衛大會上聽到台灣的聲音”。5月5日,西方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發佈聯合公報,宣稱G7支持台灣參加世衛大會……

 

美歐不遺餘力地瘋狂炒作,大有不把台灣拉進世衛大會會場絕不罷休的架式。然而,在5月24日的第74屆世界衛生大會總務委員會和全會上,這些國家一個都沒有加入正式支持台灣地區參會的提案中。

 

“這就是美國人這些年的‘套路’。”台灣資深媒體人趙少康日前説,自2017年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美歐只以口頭或推文、信函等方式錶態支持台灣參與世衛大會,從未正式向世衛大會總務委員會提案,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事後它們又只口頭表達遺憾。民進黨當局既不敢要求美國政府正式提案,又不敢告訴台灣民眾真相,只能把美國的“口惠”當作內宣素材。

 

5月24日台灣地區確認再次敗走世衛大會後,25日,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等國駐臺機構在社交媒體發聲明,對臺“叩關”失敗表示遺憾,這些國家的參會代表也僅在發言時“陸續表態支持”,此外再無實質性動作。然而,包括蔡英文在內的一眾台灣地區高官,卻第一時間“如期”發文感謝美歐“挺臺”。如此的套路化操作,氣得不少台灣網友發貼“嗆聲”——“一個老梗耍了蔡英文5年,也是有夠沒創意”。

 

事實上,自2016年蔡英文上臺,一心“謀獨”的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台灣地區參加世衛大會的政治基礎就不復存在。但蔡英文當局不從根源上找原因,反倒是年年心存僥倖,將參加世衛大會的希望寄託在美歐一些國家身上。美歐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正是抓住了蔡英文的這點“歪心思”,年年敲詐得手。

 

包括中華戰略學會(台北)研究員張競在內的多名島內專家表示,自2017年以來,美歐一些議員支持台灣參與世衛大會的調門一年比一年高,舞臺換了一個又一個,年年都給島內營造一番“大業將成”的假像;但僅從美歐5年來從未正式、公開提案建議台灣參會這一點來看,美歐並不關心台灣能不能參與世衛大會,美國甚至根本不希望把這件事情辦成,只是想經由“口頭聲援台灣-製造兩岸對立”這個過程,去獲取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歸根結底,台灣不過是美歐的一個“棋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