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台灣疫情的破口和出路

5月以來,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加劇,確診和死亡病例驟升。嚴峻疫情讓人們終於看清,民進黨當局吹噓一年多的防疫“超前部署”,不過是一刺就破的肥皂泡。面對疫情蔓延、疫苗匱乏,台灣民眾自覺落實防疫要求,更至盼當局儘快開放更多疫苗入臺,早日驅散疫情陰霾。

 

資源緊繃

 

截至6月2日,台灣地區累計報告938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確診個案中149例死亡,絕大部分本土確診和死亡病例為5月中旬以後新增。5月15日至6月2日短短19天內,台灣新增的本土病例和死亡病例在累計本土病例和死亡病例中的佔比均超過九成,足見這波疫情之嚴峻。

 

大量病患涌入醫院,疫情最嚴峻的台北市、新北市醫療機構難以負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發文披露,各醫院“急診塞爆、病房滿床,救護車還是源源不絕地把病人送進來”。素有全臺醫院龍頭之稱的臺大醫院,因收治新冠肺炎病患超量而發文向社會求助。有救護人員以親身經歷披露救護車載著確診者繞台北一圈找病床。

 

醫療資源不足,不少確診者不得不在家或防疫旅館自我隔離。但因沒有醫護人員及時照護和救治,猝死情況時有發生,已有多名確診病例在非醫院場所死亡。

 

更令人揪心的是,阻斷疫情最關鍵的新冠疫苗極其匱乏。據悉,截至6月1日,台灣僅取得不足88萬劑新冠疫苗,累計僅46.2萬人次接種疫苗。即使都接種完畢,人口覆蓋率也僅接近4%。

 

民生多艱

 

台灣目前實行三級防疫警戒,沒有城市“封城”。面對嚴峻疫情,民眾自覺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商家和營業場所紛紛關門歇業,台北街頭、捷運站內乘客稀少,昔日的繁華商圈鮮見消費者身影。

 

疫情陡然升溫令各行各業飽受重創,旅遊餐飲業成為重災區。有旅行業者預估,行業“寒冬”將持續兩三個月。各地的傳統市場、夜市等,人氣急劇下降,餐廳、商店或關門歇業,或縮短營業時間,那些以時薪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家庭,生活更見艱辛。

 

民眾減少外出避免群聚,獻血量大減,導致全臺血庫告急。據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台灣正面臨20年來最嚴重的血荒。

 

經過半個月的三級警戒,目前新增確診病例依然在高位徘徊,且出現一些新的隱憂。據統計,截至6月2日,全臺各縣市至少已有5家長期照護機構暴發群聚感染。台北市信義區一家長照機構因群聚感染,過去一週已有7位平均年齡82歲的長者不幸過世。專家表示,長照機構內入住的大多為身體偏弱的老年人且集中生活,一旦病毒入侵,恐出現更多重症及死亡個案。

 

破口漏洞

 

對於當前防疫出現的破口,台灣公共衛生專家和島內外輿論大多認為關鍵源頭有兩個:一是在民進黨籍民意代表與高官施壓推動下,臺疫情指揮中心4月中旬將航空公司機組人員隔離措施降為“3天(隔離)+11天(自主健康管理)”,造成傳染力更強的變種病毒被染疫機師帶進台灣;二是台北諾富特華航桃園機場飯店違規讓在飯店隔離的機師與普通旅客“混住”,雖經民眾舉報,仍延宕兩個月未予糾正,造成群聚感染和疫情傳播。

 

彭博社、《紐約時報》等海外媒體批評説,臺當局沉醉於所謂“全球抗疫最成功”,驕傲自滿終致疫情暴發。外媒還批評台灣防疫手段單一,篩檢量很少,沒有找出潛在感染者的機制,且大多數官員並沒有意識到接種疫苗的急迫性,疫情當前島內幾乎無疫苗可施打。

 

台灣媒體更進一步指出,這波本土疫情大暴發終於讓人們發現,民進黨當局一年多來的自誇自滿都是吹牛皮,該做的防疫準備工作沒有做,篩檢、醫療、安置、疫苗等資源緊缺,到處都是防疫漏洞。

 

應對失策

 

根據全球各地成功經驗,疫情擴大時,一要擴大篩檢,找出感染者和病毒攜帶者;二要擴充醫療能量,全力收治患者;三要儘快施打疫苗。不幸的是,這些成功經驗在台灣都沒有得到很好實踐。

 

臺疫情指揮中心一年多來一直拒絕擴大篩檢,直到5月中旬本土疫情暴發,台北、新北等多個縣市決定自己選擇高感染區域擴大快篩,指揮中心才勉強放行。有的企業想購買快篩試劑為員工自行篩檢,指揮中心的第一反應是“于法不相合”,研議多日才公佈“執行原則”。

 

面對醫療量能不足,台灣社會各界建議儘快設置類似大陸方艙醫院的場所,收治更多輕症患者,以免輕症患者在家隔離傳染給家人,並減少輕症患者猝死情況。這些建議也被疫情指揮中心否決。該中心公佈的病床數與台北市公佈數據有明顯落差,被一線醫護人員炮轟“坐在辦公室看數據”。

 

疫苗匱乏更成為民眾對民進黨當局不滿情緒的集中爆發點。當局預告的引進疫苗的時程不斷推後,到貨數量也有明顯落差,本已導致民眾抱怨連連。近日各縣市和民間團體、人士欲自購疫苗,大陸也一再表示願意捐贈疫苗,但民進黨當局卻無理刁難阻撓,徹底點燃民眾怒火。

 

出路何在

 

台灣疫情加劇,大陸各界感同身受。國臺辦多次表示願意盡最大努力幫助廣大台灣同胞應對疫情。上海、江蘇、福建等多地民間機構也表示,願意向台灣同胞捐贈合格疫苗。

 

台灣一些政黨、縣市、團體和人士紛紛呼籲開放引進大陸疫苗,或購買拜恩泰科(BNT)疫苗。擁有BNT公司mRNA疫苗在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獨家商業權益的上海復星醫藥集團明確表示,願意將其代理的BNT疫苗服務於台灣民眾。

 

就在台灣各界為儘快取得更多疫苗反復奔走並已見曙光之時,民進黨當局和疫情指揮中心卻堅持,須由當局與海外疫苗原廠直接簽約、統籌分配。更令人錯愕的是,民進黨當局還宣佈,已簽約購買尚未完成二期臨床試驗的台灣自産疫苗。

 

對此,台灣《聯合報》社論質問:一手阻斷國際認證的疫苗,一手力推效果存疑的台灣自産疫苗,當局真要把台灣當成人體實驗室嗎?疫苗是民眾性命交關之事,當局若為了政治與利益而牽拖阻滯,那就不只是失職,而是謀殺了。

 

連日來,台灣各界要求民進黨當局“不要再刁難,趕快讓疫苗進來台灣”的呼聲高漲。有醫學專家批評當局設置重重關卡是把人民生命放在權力之後,令人失望。

 

TVBS民調中心日前所做的網絡民調顯示,87%的台灣民眾表示有意願施打疫苗,82%對當局取得足夠疫苗沒有信心,81%的民眾贊成當局向大陸代理商購買BNT疫苗。台灣《遠見》雜誌日前發佈針對企業主及中高階主管的調查顯示,高達93%的受訪者認為,應優先進口國際認證的疫苗。

 

台灣工業總會、商業總會等八大工商團體日前發表共同聲明表示,台灣本土疫情急速擴大,確診及死亡人數均不斷攀升,已嚴重衝擊人民正常生活及經濟發展,令人至感憂心。工商團體表示,疫苗施打是目前最有效的疫情控制方法,呼籲當局協助廠商進口疫苗,對民間進口疫苗也要放寬限制。新華社記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