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著陸火星首批科學影像圖公佈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1-06-11 10:48:25 | 來源: 新華社 |
6月11日,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首批科學影像圖揭幕儀式,公佈了由祝融號火星車拍攝的著陸點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國印跡”和“著巡合影”等影像圖。首批科學影像圖的發佈,標誌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著陸點全景圖,是火星車尚未駛離著陸平臺時,由火星車桅桿上的導航地形相機,進行360°環拍,經過校正和鑲嵌拼接而成。圖像顯示,著陸點附近地勢平坦,遠處可見火星地平線,石塊豐度和尺寸與預期一致,表明著陸點自主選擇和懸停避障實施效果良好。
火星地形地貌圖,是火星車駛達火星表面後,由導航地形相機拍攝的第一幅地形地貌影像圖。圖像顯示,近處表面較平坦,分佈有大小不同的石塊,邊緣平滑、顏色較淺、呈半掩埋狀,較遠處有一環形坑,環形坑邊緣分佈有顏色較深、棱角分明的石塊,更遠處是幾處沙丘。
“中國印跡”圖,是火星車行駛到著陸平台東偏南60°方向約6米處,拍攝的著陸平臺影像圖。圖像顯示,著陸平臺熠熠生輝,國旗鮮紅方正,表面地貌細節豐富。
“著巡合影”圖,是火星車行駛至著陸平台南向約10米處,釋放安裝在車底部的分離相機,之後火星車退至著陸平臺附近,分離相機拍攝的火星車與著陸平臺的合影。圖像通過無線信號傳送到火星車,再由火星車通過環繞器中繼傳回地面。
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表示,航天全線將繼續發揚嚴慎細實、大力協同的工作作風,組織實施好各項科學探測任務,獲取高品質科學數據;秉持開放共享、互利合作理念,及時發佈科學數據産品,讓全人類共享中國航天發展成果;精心論證和實施好後續航天重大工程,推動航天事業高品質發展,為航天強國和科技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于2013年全面啟動論證,2016年1月批准立項。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于海南文昌成功發射,歷經地火轉移、火星捕獲、火星停泊、離軌著陸和科學探測等階段,工程任務按計劃順利開展。截至6月11日,環繞器在中繼軌道運行狀態良好,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已工作28個火星日。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記者胡喆)
相關新聞
- 2021-05-26國際觀察: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太空征程
- 2021-05-24香港理大研發“火星相機”隨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
- 2021-05-17聯播+丨天問落火!聽總書記航天強國之音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