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生:《自由時報》還是“造謠時報”?

台灣少數“台獨”媒體天天靠“台獨”“反中”吃飯,似乎一天不罵大陸就渾身難受。為了抹黑、污名化大陸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島內“台獨”媒體中又以《自由時報》最為惡劣。

 

7月7日,台灣“自由時報電子報”刊出一篇題為“商界爆北京策動台灣各系統施壓政府透過上海復星買BNT”的新聞,再次無中生有,極盡造遙誣陷之能事。文章宣稱:“商界人士私下透露,北京接連透過臺辦等部門,‘鼓勵’或策動台灣各系統,施壓政府比照‘臺積電、鴻海模式’,透過上海復星醫藥的仲介,購買德國BNT疫苗,以平衡國際社會挺臺的印象,借此形成‘台灣人打的疫苗,都是靠大陸爭取來的’印象。”這樣的所謂“新聞”,信口開河、滿口雌黃,一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醜惡嘴臉。

 

大陸向來重視和關心台灣同胞的生命健康,支持台灣同胞的防疫、抗疫,急臺胞之所急,需臺胞之所需,支持社會各界向台灣提供疫苗,以解決台灣同胞面臨的“疫苗荒”困境。大陸不僅對登陸臺胞提供及時接種疫苗的便利,而且在海外的各使領館也努力為臺胞尋找接種疫苗的機會,踐行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

 

憂心疫情的台灣縣市、各界人士也想盡各種辦法,通過各種渠道,聯繫大陸方面的朋友和代理商,希望能儘快引進新冠疫苗。

 

然而自從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民進黨當局就以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來看待防疫、抗疫問題,對大陸的口罩、試劑、疫苗均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千方百計阻撓台灣同胞使用大陸疫苗。即使大陸以優異的抗疫成績證明自己的防疫政策是有效的,抗疫物資是安全的,民進黨當局依然採取視而不見、掩耳盜鈴的自欺欺人做法,甚至還做起了“以疫謀獨”的春秋大夢,以為挑起兩岸的敵意,挑撥兩岸同胞的感情就能實現“台獨”的目的,實為天下人所恥笑。

 

《自由時報》則扮演著島內“台獨”勢力的“政治打手”角色,捏造出子虛烏有的報道,説什麼北京策動台灣各政黨、工商界施壓民進黨當局透過上海復星公司購買BNT疫苗。明眼人用膝蓋想都知道,民進黨當局早就想購買德國産的BNT疫苗,但由於上海復星公司首先取得了商業代理權,而具有中國大陸“顏色”的上海復星成為民進黨當局千方百計想繞而又繞不過去的心結。台灣個別政黨、縣市政府、工商界主動出面,試圖幫民進黨當局解套,雖然近日民進黨當局的“疫情應對指揮官”陳時中承認上海復星公司的代理行為屬商業行為,但是顯然民進黨當局的心裏全是政治,依然百般阻撓,決不允許對外採購的疫苗中出現“中國色彩”,以免造成“中國大陸援助台灣抗疫”的印象。

 

如果是大陸策動台灣各系統購買疫苗,那麼肯定是要求購買大陸自己生産的疫苗。怎麼會捨近求遠,要求台灣工商界去購買德國産的BNT疫苗?這種低能的想像力也只有“台獨”分子和“台獨”媒體才有。

 

《自由時報》號稱台灣三大主流報係之一,但一貫搞虛假報道,甚至被揭發偽造虛假的民調。在這個台灣急需疫苗的防疫關鍵時刻,《自由時報》出於政治上的險惡用心,再次捏造所謂“商界人士私下透露”這樣無法證實的假新聞,《自由時報》的“自由”難道是造謠誣陷、黑白顛倒的“自由”?《自由時報》真是徹頭徹尾的“造謠時報”,不愧為台灣社會的亂源之一。(作者是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