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擁有表述台灣歷史的話語權”

“我們必須擁有表述台灣歷史的話語權”

 

——訪《台灣通史》(六卷本)主編陳支平

 

【海峽聚焦】

 

六大卷,162萬餘字,歷時七年,兩岸學者共寫史書——《台灣通史》(六卷本),對台灣歷史正本清源。

 

日前,由閩南師範大學策劃並組織兩岸學者撰寫、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台灣通史》(六卷本)在北京首發。這套由大陸方面出版的第一部“台灣通史”,以確鑿證據證明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標誌著海峽兩岸史學界“共享史料、共寫史書”邁出堅實一步。

 

這項浩大文化工程的完成,有何現實意義與長遠影響?承載著怎樣的兩岸同胞情感?記者對叢書主編、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廈門大學教授陳支平進行了專訪。

 

1、以史服人 反制“台獨”謬論

 

記者:《台灣通史》的出版,承載著兩岸學者怎樣的初心與擔當?

 

陳支平:學史以明智,鑒往而知來。説起《台灣通史》,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的祖父、著名史學家連橫。連橫所著《台灣通史》自1920年至1921年在台北首次完整印行以來,先後在海峽兩岸重印、影印了二三十種版本。

 

大陸方面,一直有學者就台灣歷史著書立説,但較為全面完整地敘述台灣歷史的通史性著作並不多,主要有陳碧笙先生於1982年編撰出版的《台灣地方史》和張海鵬、陶文釗兩位先生於2010年撰修出版的《台灣簡史》。

 

民進黨當局上臺後,不斷推行漸進式“台獨”,在文化方面,大搞“去中國化”,極力想要抹除台灣民眾的中國心,在歷史表述上炮製種種謊言以及貌似學術的歪理邪説。例如,從修改課綱(將連橫所寫的《台灣通史》序言部分刪除)、把中國史併入東亞史、降低文言文比例,到“去孫中山”、“去孔子”、不遙祭黃帝陵,再到降格祭祀鄭成功……在推進“文化台獨”上,可謂用盡心機。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必須擁有表述台灣歷史的話語權。編撰《台灣通史》,對台灣歷史正本清源,對我們歷史學者來説,是一種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與歷史擔當。當我接到這一任務時,更多的是興奮。當我邀約其他作者參與時,他們的心情和我是一樣的,這也包括台灣的學者。

 

記者:這套書的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陳支平: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作為“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2020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台灣通史》(六卷本)是一部在廣泛吸收海峽兩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全景展示台灣從遠古到現代發展的通史性著作,該書全面梳理了台灣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歷史,充分展現了台灣的命運始終與祖國休戚相關的歷史過程,以確鑿證據證明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

 

本書充分吸納了近年來海峽兩岸學術界對於台灣歷史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為學術界提供了諸多全新的史料和文獻,並對不同時段諸多前人未曾研究或研究不深的問題展開了詳細的探討,正確解釋了有關台灣歷史的觀點,從而形成了迄今為止時間跨度最長、涵蓋內容最全面、篇幅最大的一部台灣通史,把台灣歷史的研究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具有重要的文化與學術價值。

 

2、共享史料 兩岸攜手合作

 

記者:為什麼是閩南師範大學組織編寫了這套書?

 

陳支平:閩南師範大學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地處閩臺交流的前沿地區,編纂這部作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2012年,閩南師範大學將《台灣通史》(六卷本)項目確立為10個兩岸研究重大重點項目之一,並投入數百萬元經費。隨後,學校成立領導小組、編纂委員會,通過20余次會議的協商探討,將全書分為上古至明代卷、明鄭卷、清代上卷、清代下卷、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卷和現代卷6卷,由寫作團隊分頭完成各卷內容。2014年6月,書稿初步完成。2020年10月,《台灣通史》(六卷本)獲批,並於當年12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記者:兩岸學者共享史料、共寫史書,是怎樣的一個過程?

 

陳支平:《台灣通史》(六卷本)編撰團隊邀請了5位台灣學者參與。其中,曾任台灣大學歷史系主任的徐泓負責台灣少數民族部分內容的編寫,台灣“中研院”研究員宋光宇、台灣成功大學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益昌負責上古至明代卷部分的編寫。

 

20世紀90年代,我曾在台灣暨南大學、東吳大學任教近兩年。其間,我收集、整理了大量台灣學者的研究成果和史料,還拜訪、結識了多位台灣史學界的知名學者。現在看來,這些工作都是這套叢書編寫的準備和積累。

 

本書所邀約的各卷作者,都是在各自負責的分卷領域有所成就的,所以在討論和研究寫作大綱時,還是比較順利的。必須承認,台灣少數民族部分的編撰工作難度最大,因為相關研究基礎比較薄弱、資料少、工作量大,所幸徐泓先生將這部分工作承擔起來。

 

為了做到以史服人、用證據説話,編撰團隊不遺餘力,7年間蒐集了大量史料證據。部分成員多次往來于兩岸之間,做田野調查,蒐集專著、文書,考察民俗活動……定稿過程中,尤其在各卷銜接上,大家需要反復討論和修正,兩岸學者密切溝通,深更半夜打電話商討細節的事情時有發生。

 

特別遺憾的是,宋光宇先生於2018年因病辭世,未能親眼看到叢書付梓。這些天,我一直在想辦法與他的夫人聯繫,想送一套書給她留作紀念。

 

3、正本清源 增進史觀認同

 

記者:編撰出版這套叢書,有何現實意義及長遠影響?

 

陳支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血濃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認同,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一部台灣史就是中國人民艱苦奮鬥,開發和建設這個寶島的歷史,又是中華民族英勇不屈反抗外國侵略的歷史。

 

我們在編撰本書的時候,從中國歷史的視角來觀察台灣,完全摒棄了“台獨”史觀,全面確立了台灣歷史是中國歷史一部分的中國史觀。本書的出版,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台灣問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對於構建中國特色台灣史研究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的出版,有力地打擊了“台獨”分裂勢力企圖割斷台灣人民的兩岸聯結記憶、抹殺台灣同胞國家認同的險惡用心,對化解兩岸史觀歧異,促進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與長遠影響。

 

記者:增進兩岸史觀認同,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

 

陳支平: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必須加大文化交流力度,把工作做到廣大台灣同胞的心裏。我們正在編撰《台灣儒學史》,對台灣文化進行追根溯源。反制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倒行逆施,首先要厘清台灣文化從哪來、台灣人從哪來,這是當前學界兩個最迫切的任務。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由衷希望,兩岸學界繼續推動“共享史料、共寫史書”,加強台灣史、兩岸史的共同研究、整理、教育與傳播,持續鞏固兩岸同胞的共同歷史記憶,不斷凝聚兩岸同胞致力於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願景。(本報記者 羅旭)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