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中大熊貓”讓路,這座橋多花了1億元

為保護長江水質及中華鱘等珍稀生物,他們在長江上建橋時選擇需要更多創新技術支撐的一跨過江方案——

 

給“水中大熊貓”讓路,這座橋多花了1億元

 

閱讀提示

 

來自施工一線的科技力量,讓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實現了人類與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中華鱘等水中珍稀生物的和諧共生。為使中華鱘洄遊不受影響,保護長江水質,幾經修改,該橋採用主跨1160米懸索橋一跨過江方案,這比原來的預算增加1億元的投資,也“逼”出了來自一線的多項技術突破與創新。

 

8月,湖北省宜昌市城區首座跨徑千米級特大橋——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正式通車,這座剛剛通車的大橋因為位於長江中華鱘的洄遊繁殖棲息地,同時是江豚、胭脂魚活動密集區而備受關注。

 

來自施工一線的科技力量,讓這座長江大橋實現了人類與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中華鱘等水中珍稀動物的和諧共生。

 

一跨過江,為中華鱘讓路

 

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選址位於葛洲壩下游15公里,是長江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緩衝區、中華鱘的洄遊繁殖棲息地,也是江豚、胭脂魚活動密集區。

 

大橋初定的三塔兩跨鋼箱梁懸索橋結構等方案節省投資、造橋難度較小,但兩個主橋墩要矗立江中。如果涉水施工,難免對水質有污染。涉水施工的燈光、噪音等,也會驚擾在水下洄遊棲息的中華鱘。

 

為保護長江水質及珍稀生物多樣性、充分實現綠色生態環保,為中華鱘讓路,據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總技術顧問周昌棟介紹,在設計階段,宜昌市住建局牽頭組織對方案進行多次研討,最終採取了主橋主跨1160米懸索橋一跨過江方案,不在水中建橋墩。這樣既使中華鱘洄遊不受影響,也保證了長江航道不斷航。

 

“貫徹‘長江大保護’戰略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準則。”中建三局城市投資運營公司副總經理、中建宜昌伍家崗大橋建設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少軍表示。

 

要建造一跨過江的懸索橋,需要增加鋼箱梁的節數,南北兩岸的主纜也要加粗,還要增加南北兩個錨錠的自重,並加大錨錠開挖量。

 

這個設計方案,要比原來的預算增加1億元的投資。“為呵護生態環境,多花些錢值得。”宜昌城投、中建三局、中交二航局等大橋投資企業一致贊同更改設計方案。

 

跨徑超千米,逼出來多項技術突破

 

設計方案幾經修改,2017年12月,伍家崗長江大橋開工建設,主跨1160米,成為宜昌城區第一座跨徑超千米的特大型橋梁。

 

在建橋行業,有主跨“一寸長一寸險”的説法。主跨長度增大,會增加索夾所承受的重量,使橋梁的危險系數變大。橋梁主跨越長,荷載越大,跨中下撓越嚴重,則需要抵抗變形的力就越大,相應的橋梁塔柱、錨碇、主纜等受力結構體量就越大,施工風險就越高。

 

負責南岸施工的中交二航局則面臨更大挑戰。大橋南岸地質特殊,為鬆軟砂卵石層。中交二航局項目生産經理丁剛梁形容,在此處挖基坑就像“秤砣落在豆腐上”。項目部在國內首次採用新工藝,在地下15米打孔2萬多個,灌漿混凝土1600多噸,才將“豆腐”變成“石頭”。同時,在國內首次將用於地鐵施工的咬合樁,用於橋梁錨錠基坑開挖支護中,替代地連墻工藝,實現千米級特大橋錨錠施工的重大突破。

 

丁剛梁介紹,大橋改為一跨過江後,僅南錨錠自重就達到35萬噸,為大橋主纜提供7.6萬噸拉力。主纜直徑也增加到714毫米。在主纜安裝中,項目部首創在預製工廠提前“打結”新工藝、新技術,成功用於橋梁錨錠錨固系統上,使主纜受力更均勻,施工更安全。

 

在安裝主纜中,項目部首次採用“大跨度懸索橋智慧化施工應用系統”,1920米距離的主纜“穿針引線”做到“收放自如”。通過每隔30米一個的感測器無線傳輸,工程師在手機上就能看到捲揚機施工進度,牽索牽引力超過正常值,系統會自動報警停機。

 

不讓一滴廢水流入長江

 

綠色環保,不止體現在為珍稀魚類讓路,也融入大橋建設的“神經末梢”。

 

大橋的根基,是建錨碇。中建三局三公司伍家崗長江大橋項目總工程師何承林介紹,長江北岸有3座起伏的小山,正是錨碇落腳的地方。如果挖掉山頭,再澆築錨碇,不僅工程量巨大,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破壞。

 

經仔細計算研究,技術團隊提出了借助現有山體,建設“隧道錨碇”的設想。“在山體底部,向斜下方向挖隧道,再把錨碇建在隧道之內。”何承林表示。

 

項目建設團隊充分利用山體地形,首次在國內軟岩地區將隧道錨應用於千米級懸索橋,採用微爆破工藝,最大限度地保護周邊山體的完整性。在沒有擾動原有山體的狀況下,順利完成了澆築,共減少土石方開挖30多萬立方米,減少混凝土澆築近15萬立方米,大幅節省施工投資。這也是國內第一個在軟質膠結礫岩上開挖隧道錨的千米級長江大橋。

 

由於橋梁施工靠近長江,建設過程中産生的污水很容易隨雨水流入江中,影響水質和生態環境。怎樣破解這樣的“頑疾”?

 

伍家崗長江大橋從建設之初就將“不讓一滴污水流入長江”作為前置條件,通過地下管道和地上溝渠對施工産生的污水進行統一收集,經過三級沉澱後再回收利用。

 

技術總顧問周昌棟介紹:“清水能循環使用,澆花澆草,做噴淋的水,最後沉澱下來的污水用收集系統集中拖走。”

 

在大橋施工工地,分佈有4套雨污收集處理系統,相當於是整個工地污水的處理站,有了它,污水不會直接排入長江,避免了對長江生態環境的影響。

 

“雖然搶時間搶進度,但為了保護中華鱘,不能讓污水流進長江。”中建三局城市投資運營公司副總經理、中建宜昌伍家崗大橋建設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少軍説,項目部先後投入環保資金600多萬元,修建泥漿沉澱池等設施,把污水分離為清水和泥土,進行循環利用,嚴格落實攔渣、濾渣、覆蓋、沉澱等措施,最大限度保證了周邊的生態環境。(記者 張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