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駐點筆記丨親情無疆,終要歸航

台北士林區,臨近外雙溪,遠離鬧市的雨聲街一片靜謐。

 

86歲的高秉涵將記者引進家門,徑直來到地下一層的小書房。各樣的“收藏”使空間顯得跼踀,那都是老人的“寶”。

 

“這圍巾,是我走時,娘從身上取下給我戴上的。”1948年秋,天已漸涼,13歲的高秉涵為避戰亂,孤身離開山東菏澤老家。他一路顛沛南下,渡海到了台灣。誰曾想,重返故里竟是40年後。

 

新華社《國家相冊》日前推出《歸來喲,歸來》微紀錄片,高秉涵是主人公之一。為完成採訪,記者來到老人位於台北的家,聽他講起陳年往事。“那天,娘把我送到城東門,含淚説:‘兒啊,活下去,娘等你回來!’”高秉涵輕撫圍巾,眼神哀傷,“這是幾十年唯一陪著我的娘的物件,再回去時,她已走了10年。”

 

“多少高堂明鏡悲白髮,多少妻子長年守空幃,多少兒女不知父生死,多少異鄉客夜夜夢神州。”1949年後,海峽兩岸陷入長期隔絕對峙,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遙,親人生離成死別,無盡的思念之苦鬱結為化不開的鄉愁。

 

到訪高秉涵家前一天,台北下了很大的雨。記者離開時,看到地上濕漉漉的落葉,回頭看看站在家門口的老人,不禁由徹夜的雨想到半世的淚。

 

淚,是孤寂的苦思,也寄託重聚的期盼。1979年,大陸方面首先倡導開啟兩岸交流。消息傳來,高秉涵和許多有著相同命運的人們看到了回家的希望。他很快通過在海外的友人將信寄往山東,隔年姐姐的回信輾轉而來。

 

高老拿出一沓厚厚的從大陸寄來的家書,小心翼翼翻閱泛黃的信紙,如數家珍。記者在書房一角還見到一座高秉涵請人製作的小雕塑,那是記憶中母親教他讀書寫字的情景。一旁擺著一壇骨灰。“這是一位來臺大陸老兵,生前托我送他回家。”高老説。

 

1987年,眾多思鄉心切的大陸老兵走上台灣街頭,掀起返鄉探親運動。10月,臺當局宣佈開放部分臺胞回大陸探親,兩岸隔絕藩籬終於打破。隔年,高秉涵回到了故鄉,但相識的一些老人因年事已高或身患疾病已無法踏上返鄉路,臨終前將“活已做遊子,死拒做遊魂”的遺願相托。“我從小被老兵照顧,我必須帶他們回家。”1991年開始,他不斷跨越海峽,送了近200位老兵的骨灰落葉歸根,如今雖已高齡,履行承諾的腳步仍未停下。

 

微紀錄片中的另一位主人公是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裏裡長劉德文。幾年前記者去採訪時,正趕上他到眷村送午餐。眷村的老人們見到劉裡長,都親切地打招呼。老人們説話帶著濃重的大陸各地鄉音,記者有時還得仔細辨識,他卻交流無礙,還自豪地介紹起每位老人參加過抗戰哪場戰役。

 

因為多年前一位老人臨終前的一句話,“裡長,能不能幫我把骨灰送回家”,劉德文從此一次次背上沉重的骨灰壇,自費前往大陸各地,將一個個漂泊的魂靈送回生命的原點。

 

高秉涵和劉德文,一位是20世紀40年代末來臺的“外省人”,一位是家族遷臺已好幾代的“本省人”。他們起初都是接受相熟者託付,而後陌生人慕名而來,他們都義無反顧接下使命。看到《歸來喲,歸來》,他們回復記者的話竟也是同樣的意思:希望疫情儘快過去,還有骨灰等著要送回大陸。

 

海峽潮聲陣陣,歷史巨流奔涌,骨肉親情聯結著兩岸同胞,割不斷、拆不散。高秉涵和劉德文還有一份共同的心願,就是希望親人離散的悲劇不要重演,後代子孫再不要受動蕩飄零的人生苦楚。

 

一水之隔、咫尺天涯,兩岸迄今尚未完全統一是歷史遺留給中華民族的創傷。高秉涵與劉德文的故事,彰顯的是兩岸血濃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與民族認同,體現的是大愛、大義與大勢。然而,當下台灣島內一些勢力一些人卻拋棄血緣、親情之念,數典忘祖,切割兩岸,限縮交流,製造對立。記者近日在台北搭車出行,計程車司機一路痛斥民進黨當局的作為:“我們家從泉州來臺好幾代了,我爸講,兩岸就是一家人,就應該好好交流,為什麼現在要搞成這樣?”

 

兩岸中國人的骨肉情、同胞愛任誰也改變不了,它不但能夠撫平歷史傷痛,更能夠成為一種力量,凝聚起把握現在、創造未來的共同意志。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産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這是歷史的大勢,亦是同心的盼望。

 

台灣島,像一艘船,承載的是兩岸億萬同胞共同的命運與追求。歲月寫盡悲歡離合,台灣終要歸航,民族終要團圓。新華社台北10月18日電(記者陳鍵興)

標簽: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