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高度肯定兩岸新媒體在兩岸交流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馬曉葉):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2月15日舉行新聞發佈會, 發言人馬曉光回答記者提問時高度肯定兩岸新媒體在兩岸交流合作中發揮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有記者提問:今年海峽論壇(注:第十三屆海峽論壇)新設“兩岸新媒體論壇”,請問發言人如何評價新媒體在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時所扮演的角色?

 

馬曉光高度肯定兩岸新媒體在兩岸交流合作中發揮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馬曉光説,首先,它有助於兩岸信息傳播,特別是在民進黨當局對大陸媒體信息入臺嚴密封鎖的情況下,互聯網、新媒體為兩岸同胞相互了解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渠道。大家也注意到,近段時間以來,有不少大陸優秀的影視劇、綜藝節目、紀錄片都在台灣熱播,有的還受到熱捧。這裡面互聯網功不可沒。第二,在科技改變人們交往方式的情況下,特別是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互聯網為兩岸同胞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繼續開展交流提供了方便路徑。比如,有一些大陸互聯網企業,他們肩負社會責任,在兩岸間做過一些尋親、服務兩岸同胞的好事,並且提供就業、就學資訊等等便利舉措,這也極大便利了兩岸同胞交流交往。第三,科學技術是中性的,科學技術的好與壞取決於掌握技術的人。這些年來,大家都深切感受到,民進黨當局在島內無所不用其極加強對網絡和新媒體的控制,豢養各式各樣的網軍來攻擊、誣衊、造謠、抹黑大陸,挑撥離間,破壞兩岸關係。島內已經揭露出來的大量案例都充分説明瞭這一點。

 

馬曉光説,作為大陸的網民,我們希望大家能提高警惕,掌握政策尺度,絕不上當,絕不被民進黨當局和綠營網軍帶亂節奏。我們在堅決回擊煽動兩岸同胞仇視對立、鼓吹“台獨”的同時,更要注意團結、爭取廣大台灣同胞,我們要做到反“台獨”不反台灣。

 

馬曉光説,作為台灣的網民,我們希望大家能衝破民進黨當局和外部勢力相勾連的屏障,不要怕打壓,不要怕刪號,勇敢地發出擁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理性聲音來,不要讓台灣的互聯網變成民進黨豢養的“1450”“塔綠班”等等“魑魅魍魎”橫行的“修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