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實質經常性薪資5年來首現負增長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2-01-13 10:52:35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據台灣媒體《聯合報》11日報道,台灣當局“主計總處”最新統計顯示,全臺2021年前11月所有受僱員工每人每月平均經常性薪資為43138元(新台幣,下同),同比增加1.86%,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1391元,同比減少0.05%,是2017年來首度出現負增長,代表民眾實質購買力下滑。
報道指出,薪資與行業、職業、個人技能相關,整體來看,物價上漲幅度如超過薪資增長幅度,民眾實質購買力會受到侵蝕。“主計總處”統計顯示,台灣2021年有7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突破了通貨膨脹警戒線(2%),全年平均漲幅為1.96%,創下13年來新高。
對於實質經常性薪資同比減少0.05%,“主計總處”分析認為,確實是受物價上漲幅度較大影響,但現在很多廠商會不定期發放績效獎金,且頻率有所提升,應囊括績效獎金來觀察實質經常性薪資變化。整體來看,剔除物價因素後,2021年全臺受僱員工實質總薪資為53559元,同比增長1.03%,維持正增長。
除物價影響,從行業類別來看,旅行及相關服務業、藝術娛樂和休閒服務業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實質經常性薪資分別同比減少7.91%、5.15%,下降幅度最為明顯。
臺媒《經濟日報》11日在題為“正視全球疫情擴大的衝擊”的社論中提到,2021年底奧密克戎變異株掀起新一輪疫情,將導致全球供應鏈混亂,使得供給短缺,而需求持續旺盛,供需失衡下,各國均面臨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壓力,特別是食物及能源價格持續上漲,對民生影響尤其明顯。
此外,去年各國為加速擺脫疫情,普遍實施大規模紓困及振興措施,此次疫情再起,相關政策的持續也會進一步助長通貨膨脹。
社論指出,面對疫情持續且多變的2022年,當局應針對經濟可能的變數多做準備。如,系統完整地盤點各産業供需概況、技術水準、貿易結構,搭配合適招商政策,吸引更多企業在台灣投資落地。
相關新聞
- 2022-01-112021年台灣地區人口負增長
- 2022-01-102021年台灣對大陸市場出口值創新高
- 2022-01-07台灣2021年CPI漲1.96% 創13年來最大漲幅
- 2022-01-06統計顯示:臺股投資人結構年輕化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