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生效有何利好?大陸臺商這麼説

RCEP生效有何利好?大陸臺商這麼説

 

徐 駿作(新華社發)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月1日正式生效,受到臺商臺企高度關注。多位大陸臺商受訪指出,大陸臺企可充分享受關稅優惠等重大利好,將助力其更好開拓區域和世界市場。對此,大陸臺商深感振奮。

 

RCEP是一個現代、自由、高品質、互惠的大型區域自貿協定,標誌著當前世界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日前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大陸的台資企業可充分享受RCEP成員方關稅及原産地規則優惠,打開更廣闊市場。

 

RCEP正式生效後,大陸臺企即刻享受關稅優惠利好。

 

1月1日當天,南京海關下屬常州海關、南通海關等16個隸屬海關共簽發RCEP項下原産地證書36份,證書金額548.35萬美元。憑藉這些原産地證明,預計貨物可享受進口成員方關稅優惠34.96萬元人民幣。近期,不少在廈門台資企業也踴躍申領RCEP項下原産地證書。臺商形容RCEP關稅優惠利好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RCEP生效後,昆山臺協會在官方微信號上專門推送了一篇解讀文章,詳細分析RCEP釋放的利好和重要意義,在臺商群體引發關注。會長孫德聰説,在大陸的臺企可享受RCEP成員方關稅及原産地規則優惠,這是大陸落實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政策的具體體現,為大陸臺商創造更多機會進入更廣闊國際市場。

 

廈門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認為,RCEP生效不僅有利於島內臺企臺商“走進來”,到大陸投資興業,更有利於大陸臺商“走出去”,立足大陸走向區域和全球市場。廣大臺商臺企將進一步融入大陸全面深化改革與擴大對外開放的大格局。

 

RCEP現有15個成員,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東盟10國,從人口數量、經濟體量、貿易總額等三個方面看,均佔全球總量約30%。貨物貿易零關稅産品數整體上超過90%,服務貿易和投資開放水準顯著高於成員國間原有雙邊自貿協定。

 

台灣地區未加入RCEP,臺商擔憂將對島內出口導向型經濟産生負面影響。吳家瑩認為,短期影響在於台灣對RCEP成員的出口貿易將受到衝擊;中長期影響是對台灣産業升級、企業海外佈局等造成影響。

 

如何破解台灣地區未加入RCEP的衝擊?

 

孫德聰向島內業界支招:“臺商要用好在大陸的優勢,還沒來大陸投資的可以趕快來。因為産品自大陸銷往各成員方市場比自島內出去更便捷且成本更低。”

 

臺陸委會日前對RCEP説三道四,稱大陸投資環境面臨很多挑戰,向臺商發出所謂“風險提示”。對此,吳家瑩直言,民進黨當局的説法明顯是自欺欺人。

 

他認為,實際上,RCEP生效有利於推動大陸消費升級和新業態發展、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推動大陸對外直接投資,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好處,併為大陸新發展格局提供巨大助力,為臺商帶來的是更多機遇。

 

“到任何地方投資都會有風險挑戰,相比世界其他地方,對臺商而言,大陸擁有最佳的投資環境。”孫德聰説,兩岸語言文化相通,大陸營商環境優良、法律法規健全。“這裡是世界工廠,且擁有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這一切都將吸引更多臺商到大陸投資。”

 

“大陸仍是當前乃至今後一個時期內,臺商臺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和最大機遇,也是台灣經濟繁榮和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有力支撐和堅強後盾。”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認為,兩岸經濟合作既是客觀需要,也是大勢所趨。

 

在他看來,大陸疫情防控得當,經濟率先恢復,成為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引擎,也對台灣經濟形成強有力拉動作用。“十四五”規劃實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不斷形成、RCEP生效以及一系列惠臺利民政策措施出臺落實,都為廣大臺胞臺企在大陸發展創造了更廣闊空間。

 

民進黨當局近年不斷拋出所謂與大陸經濟“脫鉤”論調,推行所謂“新南向政策”,吳家瑩認為,這只是其博眼球的伎倆。台灣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要想改善發展經濟,必須倚靠大陸市場。台灣的要素資源結構決定了其經濟發展必然與大陸緊密聯結,試圖與大陸“脫鉤”無異於自殺。(據新華社北京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