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52公里的長江岸線藏著怎樣的生態密碼?

有著“千河歸鄱湖、鄱湖入長江”之稱的江西,擁有長江岸線152公里,是長江中下游生態屏障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圍繞“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發展思路,當地把岸線開發與生態保護結合起來,著力打造長江“最美岸線”。“最美岸線”美在哪兒,“共抓大保護”如何抓,江西境內152公里的長江岸線,藏著怎樣的生態密碼?今年的“新春走基層”,記者沿著岸線來巡江。

 

這152公里的長江岸線藏著怎樣的生態密碼?

 

靠水吃水,沿江地帶曾是當地居民營生的重要場所,航運、採砂、捕撈,無序開發使得這裡一度雜亂不堪。而如今,這些都不見了蹤影。

 

這152公里的長江岸線藏著怎樣的生態密碼?

 

作為“黃金水道”,長江沿線擁有非常優質的水運資源,拆亂拆違,既是保護岸線資源的需要,也為後期的開發利用奠定了好的基礎。

 

這152公里的長江岸線藏著怎樣的生態密碼?

 

得益於便利的水運優勢,沿江地帶也佈局了不少工業園區,這些園區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是環境治理的重點。面對越來越嚴格的環保要求,企業如何應對,園區怎樣轉型?

 

這152公里的長江岸線藏著怎樣的生態密碼?

 

這裡是方大九鋼近年來興建的深度水處理站,污水經過數道工序的處理後,不僅可以養魚,甚至達到了飲用的標準。

 

這152公里的長江岸線藏著怎樣的生態密碼?

 

加大投入,強化監管,園區在服務企業發展的同時,也在轉變發展思路、尋求轉型。比如關停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小散亂企業,騰籠換鳥,引進具有科技創新能力的“專精特新”企業等等,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這152公里的長江岸線藏著怎樣的生態密碼?

 

在長江沿岸,一些居民世代捕魚為生。長江和鄱陽湖禁捕以來,江西出臺相關政策,幫扶5萬多漁民轉産就業,有的漁民變身巡護員。

 

這152公里的長江岸線藏著怎樣的生態密碼?

 

禁漁禁的不是生計。江西瑞昌江段是長江流域四大家魚的最大魚苗場,當地上岸漁民成立漁業公司,開展人工養殖,不僅讓自己富起來,還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這152公里的長江岸線藏著怎樣的生態密碼?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當地秉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求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

 

這152公里的長江岸線藏著怎樣的生態密碼?

 

記者:劉彬、郭傑文

 

編輯:田甜

 

新華社江西分社星火工作室出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