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航天發射任務將實現多個“首次”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2-02-10 10:15:34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發佈會上了解到,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目前正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進行發射前的測試工作。此次發射的長征八號採用了全新的構型,將一次發射22顆衛星。
長征八號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當中的最新型號,可以承擔80%以上的中低軌發射任務。據介紹,長征八號遙二火箭將於二月底至三月初在文昌發射場擇機發射。此次任務是長征八號火箭不帶助推器的新構型首飛。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副主任設計師 陳曉飛:雖然説長八遙二是一次新構型,但是長八遙一的設計當中,其實已經兼顧了有助推器和沒有助推器兩種狀態。我們最開始就踐行了一種模組化的一個設計思路,所以時間比較短的情況下,還能高效完成一個全新火箭的設計。
據介紹,此次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將發射22顆商業衛星,這也將創造中國一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紀錄。除了長征八號遙二火箭外,長征八號今年還將完成一發火箭總裝,七發火箭投産工作,為後續以互聯網星座組網等重大工程做好支撐。
長征十一號火箭今年將進行兩次海上發射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今年中國海上發射能力將進一步提高,長征十一號火箭將進行兩次海上發射。同時,新型商業火箭捷龍三號首飛也將在海上完成。
據介紹,在海上進行航天發射能夠大幅解決火箭航區和殘骸落區安全性問題;同時,可以靈活選擇發射位置,從而能夠適應不同類型衛星的發射需求。今年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將進行兩次海上發射,將進一步提升發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形成簡潔、高效的海上發射能力。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十一號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 龍威:後續我們也想通過再多打幾發,形成海上發射固定的模式,提高效率。
此外,中國新型商業運載火箭捷龍三號將在今年進行首飛。捷龍三號是一款“高性價比、高可靠、快履約、快發射”的中低軌道固體火箭,500公里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5噸。此次首飛,捷龍三號將採用全新的發射平臺在海上進行發射。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十一號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 龍威:捷龍三號火箭的能力同等能力相當於是長十一火箭運載能力的三倍,瞄準8月底完成首飛。它是一個全新的發射支持系統,它要驗證這個大噸位的火箭在海上這種熱發射的安全性技術。
相關新聞
- 2020-12-22長征八號首飛成功 長征火箭家族新成員登場
- 2022-01-192021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居世界第一
- 2022-01-17中國成功發射試驗十三號衛星 中國航天2022年首次發射開門紅
- 2022-01-21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安全抵達文昌航天發射場
新聞推薦
- “平穩、快速,很棒!” 中外遊客點讚“暑運版”高鐵2025-07-02
- 2025年暑期檔電影票房突破20億2025-07-02
- 兩岸以船政文化為紐帶追溯共同歷史記憶2025-07-02
- 跨越海峽的乒乓情誼:2025乒盡全力——鄂臺青年乒乓球交流活動在湖北武漢啟幕2025-07-02
- 兩岸同胞同奔跑 同心築夢繪新篇——臺胞跑團亮相貴陽馬拉松2025-07-02
- 甜度拉滿!兩岸青年攜手繪“糖詩”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