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個體工商戶已達1.03億戶:透過“1億戶”感受“煙火氣”

突破1億戶!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個體工商戶已達1.03億戶,同比增長11.1%,是2012年的2.5倍,年均增長10.9%,約佔市場主體總量(1.54億戶)的2/3。

 

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本細胞,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個體工商戶何以邁上1億戶的臺階?透過數據,個體工商戶帶來市場經濟的活力和潛力體現在哪些方面?未來,還將有哪些政策出臺?

 

從不滿1萬戶到突破1億戶:個體工商戶數量創新高

 

突破1億戶,這是個了不起的數字。

 

1980年,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個體工商戶還不到1萬戶,佔市場主體比重不足1%。位於北京的悅賓飯館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張,成為中國第一家個體餐館。此後,個體工商戶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全國各地。

 

悅賓飯館的第三代經營者郭華告訴記者,40多年來,自家飯館作為個體工商戶能一直經營到今天不容易。“可以説,什麼風雨都見過。”郭華笑著説,“這兩年的疫情算是挺大的難關,但好在天總會晴,我們都順利挺過來了。”

 

郭華回憶,2020年春節前後兩個月,是飯館最艱難的時期。“我曾經跟別人放過狠話,不論什麼情況下,我們飯店絕不閉店,沒想到就‘打臉’了。”郭華説,“那會兒正好趕上過年,往年的春節我們都要動員員工留下來,但那次就讓員工回家了。沒有客人,我就出去幫著賣了幾天菜。”

 

“我們店的顧客群體有4代人,分三撥,一撥是50歲以上的老一輩北京人,從我們家剛開業那會兒就一直吃到現在;一撥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還有一撥就是遊客。”郭華説,“疫情期間,沒有多少遊客,老顧客也不怎麼出門,我們的客流量降到最低。大多數餐飲業都是這個狀況,尤其是疫情的反復,讓很多同行都無所適從。”

 

疫情對大多數個體工商戶是個大難關。不少居民發現,疫情期間,許多身邊的小店悄悄停業了。五金店、修腳店、水果店……店門緊鎖,開業日期延了又延。好在,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個體工商戶們漸漸緩過勁來。

 

“能撐到今天,我真的還挺感激的。政府對疫情防控如此重視,測核酸、打疫苗這些工作一直在做。”郭華説。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蒲淳表示,近兩年來個體工商戶受到疫情影響,但總體發展平穩。“截至202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個體工商戶已達1.03億戶,佔市場主體總量的2/3。這是一個歷史性突破。其中,九成集中在服務業,主要以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和居民服務等業態為主。”蒲淳説,“根據調查顯示,個體工商戶平均從業人數為2.68人,以此推算,全國個體工商戶解決了中國2.76億人的就業。”

 

減稅、免租、服務便利化:幫扶力度“拉滿”

 

作為激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池春水”,個體工商戶在繁榮經濟、穩定就業、促進創新、方便群眾生活等方面發揮著獨特的重要作用。不僅總量突破1億,在新設速度、種類、品質等方面個體工商戶也都有著亮眼的表現。

 

——新設情況恢復到疫情前水準。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2021年,全國新設個體工商戶1970.1萬戶,佔新設市場主體(2134.8萬戶)的68.2%,同比增長17.2%,兩年平均增速10.4%,增速較企業高出4.7個百分點,為擴大就業提供支撐。2021年,全國注吊銷個體工商戶共計983.5萬戶,新設退出比為100:50,市場機制優勝劣汰作用充分發揮。

 

——豐富了城市生活的“煙火氣”。個體工商戶是百姓生活最直接的服務者,最集中的行業依次是“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小店商鋪裏藏著事關百姓生計、生活的大賬本。截至2021年底,登記在冊個體工商戶三次産業佔比分別為3.8%、6.0%、90.2%,第三産業佔比超九成。

 

——成為轉型升級的積極力量。2021年,新興服務業新設個體工商戶增速強勁,“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幅位居前列。截至2021年底,“四新”經濟個體工商戶共計2948.7萬戶,佔登記在冊個體工商戶總量的28.6%。2021年,新設“四新”經濟個體工商戶778.9萬戶,同比增長29.3%,增速較個體工商戶總量高12.1個百分點。

 

可喜的數據背後,得益於個體工商戶們自身的辛勤打拼,也是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這兩年,政府為幫扶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頻頻出手。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20年2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6部門印發《關於應對疫情影響 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指導意見》,幫助個體工商戶應對疫情影響,儘快有序復工復産;去年12月,上線“全國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服務網”,著力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各類惠企政策的可及性。

 

減稅免租,“真金白銀”給到個體戶。2021年以來,國家打出一套稅費優惠政策“組合拳”,強化中小微企業稅收優惠,延長疫情期間出臺的小規模納稅人減徵增值稅等政策執行期,繼續執行制度性減稅政策等。“稅費起徵點不斷上調,我們飯館這兩年交的稅費越來越少。”郭華説。

 

服務便利化程度不斷提升。在上海,修鐘錶的個體戶顧愛琴“挂靠”田林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後,成功登記註冊了個體工商戶;在吉林,長春盛記牛肉麵經營者李伯靜通過吉林省市場主體“e窗通”系統“個轉企”引導平臺,享受到了高效便捷的網上辦事體驗;在安徽,各項促進平臺經濟、民營經濟發展舉措持續推進,前幾日還開展了“貸動小生意、服務大民生”金融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專項活動……

 

個體工商戶的健康成長,既是中小微企業韌性十足的直接體現,更是中國經濟巨大活力的生動注解。“億萬市場主體的磅薄力量推動了中國經濟總量邁上百萬億元大關、國家財力和社會財富穩定增長。”蒲淳説。

 

面對難題挑戰,扶持力度不減:“個體戶會越來越好”

 

受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廣大個體工商戶發展還面臨諸多困難。

 

蒲淳介紹,據市場監管部門調查,困難主要集中在5個方面:一是預期不穩、發展信心不足,一些個體工商戶擔心疫情持續和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帶來業務量的持續下降;二是招工難、用工貴問題嚴重,人才結構性矛盾突出,崗位與人才供需信息不對稱;三是成本上漲壓縮了利潤空間,主要是疫情反復、供應鏈中斷等情況導致大宗商品、物流費用、門面鋪面租金等持續上升,推高了個體工商戶經營成本;四是網絡平臺企業利用資本、數據和技術等優勢無序擴張,不斷擠壓了個體工商戶的生存空間;五是資金鏈緊張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各相關部門將針對個體工商戶生産經營面臨的實際困難,繼續在稅費減免、金融支持、促進就業等方面出臺一系列幫扶政策,促進個體工商戶持續健康發展。

 

首先,充分發揮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部際聯席會議作用,共同研究,加強溝通,不斷完善政策。其次,將從財稅、金融、社保、就業等方面,研究出臺一批精準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政策,加強宣介解讀,簡化辦理流程,加快辦理進度,實現更多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加強政策實施效果評估,對效果顯著、個體工商戶感受度高、獲得感強的階段性政策,儘早出臺到期後的接續措施。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的沃土。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還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確保個體工商戶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加強反壟斷監管,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嚴禁具有優勢地位的企業為搶佔市場份額擠壓個體工商戶生存空間,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此外,還需完善服務措施。通過開展個體工商戶服務月活動,開展普法宣傳、銀企對接、技能培訓、走訪慰問等主題活動,為個體工商戶解決實際困難,讓政策直達。同時,探索建立一體化、一站式服務平臺,運用政府引導、市場參與、社會共享方式,提供政策發佈、創業培訓、用工對接、市場信息、金融支持等各項服務,擴大政策知曉度和惠及面。

 

“從這兩年不間斷的幫扶政策可以看出,國家對我們個體戶、小微企業非常關心。”郭華説,“我們都相信,個體戶會越來越好。”(記者 孔德晨) 

標簽: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