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大國糧倉根基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解決好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不斷深化,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推進,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步提升。來看記者的一線調研。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夯實大國糧倉根基

 

河南尉氏萬畝高標準農田示範區裏,溝渠成網,林田相間,現代化裝備成為新農具,物聯網終端實時監測水肥蟲情,農技人員根據需要精準配方,通過雲智慧物聯網水肥一體系統進行田間管理。而在過去,這片土地還是“旱不能澆、澇不能排”,靠天吃飯的中低産田,農民種地更多是憑經驗。

 

農業基礎設施不足、科技支撐相對薄弱、糧食産能有待提升,這是糧食主産區面對的共同課題。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尉氏考察時,進一步明確糧食生産的關鍵點: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首次提出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産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從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到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從囑託農業大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有新擔當新作為,到要求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總書記推動糧食安全戰略不斷深化。

 

習近平總書記説:“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夯實大國糧倉根基

 

為了把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黨的十八大以來,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建設高標準農田,啟動種業振興行動……一項項著眼于糧食安全的政策舉措接連出臺。從東北糧倉到黃淮海主産區,從西北西南到長江流域,廣袤的中華大地上正在發生著歷史性的變化。2021年,中國糧食産量連續7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主要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提高到95%以上,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良種全覆蓋,實現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推進,今年將有10億畝農田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産穩産,每畝産能提高10%—20%。農田有效灌溉面積也超過10億畝。如今的河南尉氏,高標準農田從2014年的18萬畝增加到95萬畝,佔全縣耕地72%。

 

從農村土地改革的單項發力,到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各方面的全面推進,中國農業生産經營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前所未有地夯實了大國糧倉的根基。14億多中國人,只有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穩住農業基本盤,為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有力支撐,就更有足夠底氣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