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計劃發射次數“60+” 2022年中國航天依舊“繁忙”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2-04-25 10:30:21 | 來源: 新華社 |
2022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國家航天局提供)
此時此刻,離地近400公里的軌道上,天和核心艙“感覺良好”,已接待兩撥“來客”,等待著今年空間站建成那一刻;36000公里,這個軌道高度上,北斗衛星已成為大家生活中的“導航員”;距離地球數億公里,祝融號火星車還在繼續書寫“火星曆險記”……
這就是航天,離我們物理上很遠,卻又心理上很近。一個個科學探測器好比未知世界裏勇敢的“探索者”,一顆顆應用衛星又如同“小蜜蜂”般為地球上的人們勤勞飛翔。在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中國航天依舊“繁忙”。根據國家航天局公佈的最新信息顯示,今年全年計劃安排發射任務60余次,如順利實現,這將再次刷新中國全年航天發射次數的紀錄。
52年前,中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宣告我國從此進入了太空時代。
52年來,我們的火箭能力越來越強:長征五號體型雖“胖”但能力更強,長征七號為空間站物資運送忙,長征八號“一箭22星”創紀錄,長征六號固液混合動力有妙方,新一代運載火箭陸續登場。
我們的衛星功能越來越多:目前,中國在軌工作的各類衛星超過500顆,廣泛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通信衛星為農村及邊遠地區1.4億多戶家庭提供服務,遙感衛星影像累計分發超億景,北斗衛星用於大眾出行。
我們的航天員週游寰宇:神十二乘組空間站首出艙,神十三乘組太空授課忙;我們的航天夢高飛遠航:今年“中國航天日”之際,200余場活動陸續舉辦,一批航天展館、設施集中向社會公眾和學生開放;一批院士專家走進校園,一批航天科普節目和講座陸續亮相。
偉大事業都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于實幹。今年航天日的主題是“航天點亮夢想”,航天夢的種子在神州大地生根、發芽、結果。2022年,中國航天依舊“繁忙”,空間站完成在軌建造,空間基礎設施衛星繼續升空,唯有繼續奮鬥才能書寫新奇跡。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胡喆、宋晨)
相關新聞
- 2022-04-24中國航天事業全面開啟星際探測新征程
- 2022-04-24中國將著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 為保護地球和人類安全貢獻中國力量
- 2020-04-26俄宇航員寄語“中國航天日”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