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更多消費者愛上中國“海淘”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2-05-19 10:56:31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新華社發
“中國電商平臺的産品品質可靠、價格公道,物流和服務十分高效,是我網購的首選渠道。”家住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喬納森經常通過中國電商平臺“海淘”生活用品。
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歐洲跨境電商的市場規模超過1710億歐元,較前一年增長36.5%。
個性化行銷、在線交易、無接觸配送……電子商務的優勢在疫情防控期間更加凸顯。比利時國際郵政公司一項針對25個歐洲國家的調查發現,有24個國家的消費者將中國賣家列為最受歡迎的跨境網絡銷售商前三。另有調查顯示,歐洲國家超過1/4的消費者在跨境購物時優先選擇中國賣家。
過硬的産品品質是中國商品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一大批中國品牌憑藉高品質打開市場,收穫了高評分和眾多買家。中國的茶葉、絲綢等特色産品也擁有不少“粉絲”。
暢通的物流是中國産品遠銷歐洲的有力保障。“中歐班列”與跨境電商進一步融合,“義新歐”“蘇新歐”和合肥至德國漢堡、威廉港等跨境電商專列先後開通並常態化開行。
貨運量擴大進一步推動智慧物流産業發展。針對跨境電商“小批量”“高頻率”和“碎片化”特點,去年11月,菜鳥網絡正式啟用比利時菜鳥列日數字物流中樞。作為歐洲最大的智慧物流基礎設施項目,該中樞一期投入使用3萬平方米工程場地,將中國的數字化設備、管理系統和歐洲的自動化物流機械結合在一起,集中辦理卸貨、清關、分揀等環節。如今,中樞每週調動約18架次貨運航班,每天約60輛卡車往返于列日與歐洲主要城市之間,助力中歐雙向貿易暢通。
“列日數字物流中樞是比中兩國共建‘一帶一路’的豐碩成果。”在比利時列日機場首席執行官弗雷德里克·雅凱看來,中國電商的智慧物流産業為機場在傳統貨運和快遞之外,提供了多元化的機會,創造了更多就業。
電商領域合作也推動了歐洲電商業態創新。在荷蘭海牙,歐中跨境電商協會成立了歐洲首個跨境電商直播孵化基地。走進基地,媒體行銷、攝影、信息科技、直播等專業團隊一應俱全,著力培育歐洲本土專業電商從業者。基地的“一口秀”直播站已經完成從10平方米到2000平方米不同大小的直播室初期建設,滿足不同企業和産品的直播需求。歐中跨境電商協會會長陳雯介紹,未來基地將分別面向中國及歐洲本地消費者推介兩地的優質商品,最終實現“全球買、全球賣”的目標。
“中國電子商務全球領先,涌現出許多新業態、新方式。”比利時中歐數字協會聯合創始人克勞迪婭·韋爾諾蒂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是全球製造大國,而歐洲是中國製造的重要市場之一,通過跨境電商,歐洲消費者更加方便地購買中國商品,體驗新的購物方式。目前,歐洲網上購物的比例相對較低,歐中跨境電商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相信會有更多歐洲消費者愛上中國“海淘”。
新聞推薦
- 今日,出征!一起為神二十航天員加油2025-04-24
- “台灣胃”→四川味!第六季“掌上蜀show·舌尖上的四川”兩岸新媒體創拍活動在蓉啟動2025-04-24
-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神二十乘組簡歷來了2025-04-23
- 港澳臺輿論:美國眾叛親離,中國按節奏應對關稅戰2025-04-23
- “蓉聚天府·築夢四川” 2025川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行2025-04-23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