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母親河 銀川在行動——寧夏銀川市啟動首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主題宣傳實踐月”活動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2-06-02 10:02:58 | 來源: 新華社 |
1日,寧夏銀川市首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主題宣傳實踐月”活動在黃河外灘國家濕地公園啟動。沿黃八省(區)省會(首府)城市發來賀信,與銀川市共同發佈黃河流域共同保護母親河倡議書,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合力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黃河流經銀川平原,滋養著兩岸的湖泊濕地和千里沃野。(銀川市委宣傳部供圖)
寧夏是沿黃九省區中唯一全境屬於黃河流域的省區。2020年6月,寧夏被國家賦予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的時代重任。2021年11月,銀川市率先在全國以立法形式將每年6月設立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主題宣傳實踐月”,這是銀川市堅決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國家戰略的使命擔當,是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示範市的重要舉措,是全民呵護母親河安瀾的生動實踐。
黃河岸邊,大大小小的濕地組成一幅美麗生態畫卷。(銀川市委宣傳部供圖)
首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主題宣傳實踐月”的主題為“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將通過“6·5”世界環境日系列宣傳、黃河生態環境保護志願行動、“2022黃河流域漁政執法亮劍行動”等20項系列宣傳實踐活動,讓保護黃河成為全民自覺。
黃河濕地,候鳥蹁躚。(銀川市委宣傳部供圖)
當天,銀川市還向黃河集中放流20萬尾魚苗,其中包括13萬尾赤眼鱒黃河優質經濟魚類。今年銀川市將向黃河流域投放共計140萬尾各類魚苗,以此豐富和增加黃河魚類資源。
近年來,銀川市全方位貫徹“四水四定”原則,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逐漸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銀川市從全力保障黃河安瀾,從嚴從細管水用水,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不斷探索實踐,通過實施黃河濱河水系濕地擴整連通、河灘地收復等系列生態工程,實現了黃河銀川段水質穩定保持二類水進出,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面消除等目標。並榮獲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等榮譽,入選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示範市、國家首批“無廢城市”、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示範城市建設名單。(記者 任瑋)
相關新聞
- 2022-06-01二〇二一年全國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
- 2022-06-02大美濕地 多樣守護
- 2022-06-01守護“地球之腎” 我們一直在努力
- 2022-05-31成都地鐵“生態成都號”主題列車正式上線
新聞推薦
- 中國國際濕地城市增至22個 居全球第一2025-07-25
- “小小”感測器成為萬物互聯“神經末梢” “中國製造”正向“中國智造”邁進2025-07-25
- 東南有海浩無窮——從閩人與海解碼中華海洋文化基因2025-07-25
- 美國經濟學家傑弗裏·薩克斯:香港在全球變局中前景光明2025-07-25
- 台灣青年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暨中國陶瓷文化研習營成功舉辦2025-07-25
- 中國遊戲靠啥“圈粉”海外?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