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熊輝:培養非遺文化的“翻譯者”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2-06-13 11:30:36 | 來源: 新華社 |
6月10日,在東北林業大學的教室中,熊輝用英語講解赫哲族“伊瑪堪”説唱。
在中國最北省份黑龍江,聚居著達斡爾族、赫哲族、鄂倫春族等多個少數民族,擁有多種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土生土長的黑龍江人熊輝是東北林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的一名教師。為了讓中國非遺文化走向世界,她將非遺文化與翻譯結合,在學校開設“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産英譯”課程,讓學生們了解黑龍江的民間文學、民間手工技藝、民間曲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培養非遺文化的“翻譯者”。
“非遺外譯工作既可以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也可以展示中國國家形象和少數民族文化魅力。翻譯非遺也是在翻譯中國。”熊輝説。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6月10日,在東北林業大學的教室中,熊輝和學生進行非遺對外翻譯主題的分享討論。
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6月10日,在東北林業大學的教室中,熊輝和學生進行非遺對外翻譯主題的分享討論。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6月10日,在東北林業大學的教室中,熊輝和學生進行非遺對外翻譯主題的分享討論。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6月10日,在東北林業大學的教室中,一名學生演示赫哲族“伊瑪堪”説唱。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6月10日,熊輝在東北林業大學圖書館中看書。
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6月10日,東北林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在教室中用英語講述赫哲族魚皮畫工藝和傳承人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6月10日,在東北林業大學的教室中,熊輝(左一)和學生進行非遺對外翻譯主題的分享討論。
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標簽:
相關新聞
- 2022-01-27“咬文嚼字”中的徽州年味
- 2022-01-25在滬臺胞參加傳承文脈活動感受中華非遺之美
- 2022-01-21烙“虎”畫 迎新春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