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豐臺站今日開通運營 現場直擊:首發G601次高鐵列車迎著朝陽出發

6月20日,伴隨著冉冉升起的朝陽,有著127年曆史的北京豐臺站在經過4年的改擴建後開啟了它的新征程。早上7點26分,首發高鐵列車——北京豐臺至太原南的G601次復興號列車,從豐臺站最高層的高鐵站臺向西出發開往太原。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今起正式服務旅客。

 

北京豐臺站今日開通運營 現場直擊:首發G601次高鐵列車迎著朝陽出發

 

服務正式開啟 首發高鐵列車售出車票260余張

 

清晨6點,距離北京豐臺站首發高鐵列車發車還有1個半小時,北京青年報記者在豐臺站裏見到了不少特殊旅客,他們中有長期關注鐵路發展的鐵路迷,更有參與車站建設的建設者。他們説,從北京城內的第一座火車站到今天的亞洲最大鐵路客站,豐臺站見證了中國鐵路百年發展歷程,也見證了北京城市的變遷。“今天,我們也是來見證歷史的。”

 

北京豐臺站今日開通運營 現場直擊:首發G601次高鐵列車迎著朝陽出發

 

中鐵十四局董傑曾經參與了豐臺站鐵路線的建設,4年來,看著豐臺站一天天的長高、長大,今天能夠站在車站裏,看著第一趟高鐵列車順利駛出,他覺得無比的激動;17歲的鐵路迷梁恒睿早上5點30分抵達豐臺站。“看到明亮的站臺,溫馨的環境,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也願中國鐵路未來有更快更好的發展。”

 

住在西紅門的李先生今天要返回山西太原,購票時他發現曾經從北京西站始發的去往太原的列車全都“挪”到了北京豐臺站。“這個車站離我很近,打車只要十幾分鐘,以後回家更方便了。”

 

北京豐臺站今日開通運營 現場直擊:首發G601次高鐵列車迎著朝陽出發

 

北京豐臺站副站長王建介紹,北京豐臺站開通運營後,主要辦理經由京廣高鐵至石太客專方向的動車組列車,以及京九鐵路、京原鐵路方向和部分北京鐵路樞紐中轉普速列車的客運業務。目前,安排圖定旅客列車58對,其中高速列車21對、普速列車37對。58對列車中有10對列車為北京西站調整至北京豐臺站,涉及開往深圳、黃山、龍岩的部分車次。王建提醒旅客出行前一定要看清始發站,別去錯了車站。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石家莊客運段擔當本次北京豐臺站首發高鐵列車的服務任務,列車長于淼説:“第一次來北京豐臺站,真是太大了,能夠承擔首趟高鐵列車的始發任務,她們被感榮幸。G601次列車為8編組復興號列車,定員為576人,266人購買了車票”

 

為了值乘首發車任務,乘務組進行了充分準備,從乘務員的頭花、耳機到著裝都進行了形象上的升級。旅途中乘務組還會為旅客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他們為嬰幼兒準備了嬰兒充氣床墊,讓孩子睡得更舒服。

 

北京豐臺站今日開通運營 現場直擊:首發G601次高鐵列車迎著朝陽出發

 

“工業風”中蘊含北京文化 出站可見“鐘鼓樓”

 

走進嶄新的豐臺站,現代簡約的鋼結構、玻璃幕墻、陶板等新材料的應用,體現著當代的“工業風”。而暖黃色的座椅,麥穗色的陶板裝飾墻……以暖黃色為主基調的色彩運用,不僅寓意“豐收 喜慶 輝煌”,更帶給旅客一種踏實舒適之感。

 

參訪中,北青報記者發現,不少進站的旅客會被站內二層候車大廳一塊寫有“北京豐臺站”的金色牌匾吸引,這裡也成為豐臺站內最佳打卡拍攝地之一。抬頭可見北京豐臺站,低頭看,地面上的地磚也鑲嵌出“豐”字的造型,同時還伴有紛紛颺颺飄落的銀杏葉,北京的金秋盛景仿佛就在眼前。

 

北京豐臺站今日開通運營 現場直擊:首發G601次高鐵列車迎著朝陽出發

 

漫步站內,中國元素、北京地域文化元素所處可見,只要細心,有足夠的驚喜等著你發現。融入了古建結構之美的藻井造型吊頂;站內中央光庭287米的背漆玻璃,運用3D列印技術設置百米畫卷,採用傳統水墨畫與現代建築相結合的散點透視手法,取材北京山巒起伏的地形地貌,將北京最具代表性的車站和盧溝橋、天壇、箭樓、白塔寺等北京名勝古跡、地標建築嵌于其中;高鐵出站後,墻壁上用陶板工藝燒制出的鐘樓、鼓樓壁畫;普速出站廳出站通道兩側墻壁的裝飾,述説著前門薈萃、歲時佳節、北京衚同的北京文化故事……

 

北京豐臺站今日開通運營 現場直擊:首發G601次高鐵列車迎著朝陽出發

 

高速、普速全部在二層候車 迷路就找12306服務台

 

據王建介紹,豐臺火車站共分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地下層主要為鐵路普速出站、社會停車場、快速進站廳、城市通廊和地鐵換乘區域等(地下夾層主要為社會停車場);一層主要為南北進站大廳、綜合服務中心和普速站臺層;二層為高架候車層主要有旅客高架候車室、綜合服務中心、商務座候車室等;三層為高鐵站臺層。

 

北京豐臺站今日開通運營 現場直擊:首發G601次高鐵列車迎著朝陽出發

 

“作為一個特大型車站,豐臺站的候車大廳功能佈局進一步優化,為的是讓旅客出行更便捷。”王建説。北青報記者發現,豐臺站高鐵和普速候車區均設在地面二層的候車大廳內,東西兩側為高鐵候車區;中部為普速候車區,檢票閘機共170個。旅客可以根據站內的標識,進入不同的候車區。同時,這一層還設有兒童娛樂區、重點旅客服務區、軍人服務區、商務候車區、母嬰哺乳室,為特殊人士、婦幼家庭群體等提供更好出行服務,23處無障礙衛生間更體現出車站的溫度。

 

北京豐臺站今日開通運營 現場直擊:首發G601次高鐵列車迎著朝陽出發

 

由於候車大廳的面積很大,設在大廳中部中央光庭處的12306綜合服務台將會成為解答旅客問詢的主要服務場所。這個服務台功能強大,配備有輪椅、擔架、醫藥箱等基本服務備品,還可為旅客提供解答問詢、重點旅客預約和急客臨時改簽、退票等服務。

 

王建透露,目前,豐臺站的站內導航系統正在加緊開發,上線後旅客可以通過導航順利找到相應的候車區和檢票口等。

 

北京豐臺站今日開通運營 現場直擊:首發G601次高鐵列車迎著朝陽出發

 

數説北京豐臺站

 

站房建築面積達到了約40萬平方米

 

每小時最高可容納14000人同時候車

 

到達出發線32條

 

客運站臺面32個

 

檢票口34個,高鐵12個,普速22個

 

座椅近7000把

 

直梯100部

 

電動扶梯166部

 

無障礙衛生間23處

 

檢票閘機170個

 

綜合服務中心7個

 

進站口5個

 

出站口6個

 

北京豐臺站的前世今生

 

1895年,清政府修建津蘆鐵路(天津至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同時修建豐臺火車站,成為當時北京城內第一座火車站。豐臺站曾服務老京張鐵路、京漢(盧漢)鐵路現京廣鐵路、京滬鐵路等多條線路,開辦客貨運輸、列車編組技術作業等業務。

 

隨著首都城市建設和鐵路的快速發展,車站承擔的相關業務相繼移交北京西站、豐台西站等站辦理,至2010年運輸業務全部停辦,2018年9月實施改擴建工程。改建後的北京豐臺站站房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成為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車站為國內首座採用高速、普速客運雙層車場設計的特大型車站,形成“頂層高鐵、地面普速、地下地鐵”的立體交通模式。2022年6月20日,北京豐臺站全新面貌開通運營,首都北京又添城市新地標。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薇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郝羿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