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鄭成功文化節信物——“延平郡王會香旗”由臺返廈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2-06-23 10:59:25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海峽兩岸鄭成功文化節信物——“延平郡王會香旗”22日從台灣返廈,兩岸同胞依古例蒞臨老廈港朝宗宮行晉謁典禮。
鼓聲震天、雄獅騰起。10時許,護旗官、前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榮譽主任委員吳進忠一行高舉“會香旗”,緩步來到玉沙坡接官亭石牌坊前,與在此恭候的朝宗宮管委會主任林招治及延平郡王祠管委會主任鄭希遠一一握手致意。
“一年前,會香旗從這裡‘起航’赴臺會香聯誼,歷歷在目。今天會香旗從台灣返回廈門,適逢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更具意義。”林招治説道。
伴隨著文藝陣頭,“會香旗”進入朝宗宮大殿。一場簡樸典雅的祭典依古禮進行。香、花、燈、水、果致祭於民族英雄鄭成功。告慰先賢,“護青山綠水,同胞攜手固大鈞。逢盛世堯年,同氣連枝享福臻。”
台南文獻委員、台南文化協會創會會長鄭道聰在台南鄭成功祖廟視頻祝賀“延平郡王會香旗”返廈蒞臨朝宗宮。他説,鄭成功當年在廈門港演武,從金門料羅出發,在台南鹿耳門登陸,歷史的緣分三門對接,所以會香旗一定要從廈門沙坡尾出發,返回也要從沙坡尾進入。因此,沙坡尾也是我們的文化之門。
據載,明末清初,廈門玉沙坡渡口是閩南先民下南洋、過台灣的主要渡口,清康乾百年間更是海峽兩岸唯一渡口。登船前,人們必先至朝宗宮、風神廟前拈香致敬,祈禱順風,返回亦行相應禮儀。
去年三月,在廈門朝宗宮舉行祭典後,“會香旗”交接予臺籍人士送至台灣“會香”。今年5月29日,“會香旗”從台灣花蓮縣延平王廟啟行,經宜蘭礁溪國聖宮,至新北金山承天宮,進台北士林鄭成功廟,南下彰化鄭成功廟,入雲林虎尾震天宮,往高雄美濃石母宮,後駐台南鄭成功祖廟。現從台灣返廈,入朝宗宮“繳旨”,後將駐鴻山“延平郡王祠”。(中新網廈門6月22日電 林坤山)
相關新聞
- 2022-06-17我們為什麼要隆重紀念鄭成功?
- 2022-06-15國臺辦:兩岸同胞共同緬懷鄭成功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 2022-06-15歷史將永遠銘記——兩岸共同賡續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民族精神
新聞推薦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
- 聯大第2758號決議系列答問(一)2025-04-24
- 廈門集美出臺“聚賢新政”吸引台灣人才政策速遞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