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同步共祭伏羲典禮,兩岸聯手“公祭”的由來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2-06-24 13:43:12 | 來源: 華夏經緯網 |
“兩岸共祭人文始祖伏羲典禮”今年再度在新北市先嗇宮舉行,並與甘肅天水國家級公祭現場同步連線,受到萬千矚目。據了解,台灣方面與大陸跨海同步祭祀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已經邁入了第九年,體現了廣大台灣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中華文明源頭的敬仰之情。在兩岸關係情勢緊張的當下,更具有積極意義。
兩岸同步共祭伏羲典禮
6月22日上午,兩岸舉行2022(壬寅)年共祭伏羲活動。其中,國家級公祭伏羲大典在甘肅省天水市伏羲廟舉行,而“海峽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則在台灣新北市同時舉行。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是位居三皇之首的中華創世先祖——伏羲氏誕生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而台灣新北三重區先嗇宮,又名“五穀先帝廟”、“五穀王廟”,主祀神農大帝,創建於清乾隆初期,迄今已二百四十餘年,也是台灣省民眾信仰中心之一。
圖為在甘肅舉行的公祭伏羲大典現場。
在台灣舉辦的兩岸共祭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已邁入第九年,去年因受到疫情影響而改以線上辦理,今年再度于新北市三重區先嗇宮舉行。祭祀儀式則由台灣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及前中國國民黨秘書長、先嗇宮董事長的李乾龍擔任主祭官,向伏羲聖像敬獻鮮花並鞠躬行禮。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江啟臣、前副主席郝龍斌等人也參加了祭典。
祭祀儀式上李乾龍表示,伏羲是中華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充滿了創造精神、奉獻精神與和合精神,這正是目前台灣社會需要的。王金平表示,兩岸都是中華民族、伏羲的子孫,兩岸共同緬懷、敬拜伏羲是人之常倫,希望兩岸情勢由緊張轉為和緩,從和緩轉為和氣。
臺方開辦“雲端”祭祖
伏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伏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
已參與多年祭典的台灣中華伏羲協會理事長張馥堂表示,協會常與甘肅天水交流,兩岸共祭伏羲已在臺辦理多年,協會持續在臺發揚伏羲文化,希望能有更多民眾關注。他認為守護伏羲信仰是所有中華民族的責任。
圖為台灣“兩岸共祭人文始祖伏羲典禮”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因疫情而僅以線上辦理的“海峽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今年雖然同樣因疫情關係暫時無法會面交流,但兩岸依舊舉行了此次跨海同步祭祀儀式,以表達對人文始祖伏羲的景仰,希冀延續兩岸宗教交流活動之精神,增進兩岸文化流之情誼。
這次活動還規劃了雲端祭祖的活動網頁,讓兩岸民眾能透過線上祭祖及直播觀看祭典畫面,表達對人文始祖伏羲的景仰,希冀延續兩岸宗教交流活動之精神,增進兩岸文化流情誼,為兩岸祈福和平以及平安順心。
兩岸聯手“公祭”的由來
所謂公祭,即繞著特定主題,將一群有著特定情感、記憶、文化基因的人聚攏在一起,以“典禮”和“儀式”作為載體,寄託情感、進行祈願。除了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每年陜西、河南等地也會舉辦公祭軒轅黃帝大典,山東曲阜舉辦的公祭孔子大典都屬於規模較大、知名度較高的公祭儀式。
據了解,公祭伏羲大典最初只有甘肅天水一個會場。甘肅天水與台灣的伏羲文化交流由來已久,1987年、1988年台灣伏羲廟的主持薛清泉先生,參加了首屆祭祀伏羲大典。當年起,台灣方面每兩年,都會派人來天水拜謁伏羲。
圖為台灣“兩岸共祭人文始祖伏羲典禮”現場。
從2014年開始,經過兩岸協商,台灣也同日開展公祭活動。2014年的5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訪的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一行時指出:只要我們都從“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出發,將心比心,以誠相待,就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
而今回顧,“兩岸一家親”正是同岸同步公祭的關鍵所在。兩岸同宗同源、一衣帶水,是任什麼都切割不開的同胞關係。伏羲既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那勢必也是台灣人民的“始祖”。
今年是兩岸共祭活動開展的第九年。這個典禮已逐漸成為了兩岸情感的“新紐帶”,飽含著兩岸人民希望祖國統一、同胞相聚的深情寄託。【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
相關連結
關於伏羲
甘肅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也是伏羲文化的發源地,自古以來就備受尊崇,有“羲皇故里”的美譽,早在春秋時期,渭水流域就有祭祀伏羲的傳統,為進一步擴大伏羲文化影響,持續推動海峽兩岸文化交流。
據《史記》、《漢書》等古代史書記載,伏羲為古成紀(即今甘肅省天水一帶)人氏。當地自古就有祭祀伏羲的傳統,尤其自秦漢至明清,祭祀不斷,相沿成習。古時對伏羲的祭祀隆重而神聖。譬如明代,朝廷在秦州專立祭祀伏羲的祠廟(今伏羲廟),禮部特審定標準祭伏羲文,命地方官員代朝廷舉辦祭祀典禮,採用太牢規格,一年兩祭,每祭三日,禮樂以祭奠,隆重而神聖。
1988年,當地政府恢復歷史上公祭伏羲大典;2006年,祭奠被列入國務院公佈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除了2008年和2009年,受5.12地震影響,公祭活動暫停了兩年外,祭奠在每年夏至前後都會如期舉行。
之所以選定這個時間,伏羲廟的工作人員給出了一種解釋,夏至這一天白晝時間最長,黑夜時間最短,夏至也就成了極陽之點,正因如此,選擇在這一天公祭伏羲。
伏羲是中華文明血脈相承的一個抽象符號,深深寄託著我們的民族情感與家國情懷。伏羲之後、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兒女無論走多遠都能用以互相確認的身份認同。
一個插曲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立委”江啟臣22日參加“海峽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後,遭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批,“兩岸共祭”伏羲氏是十足“統戰活動”,國民黨不要自甘墮落。江啟臣隨後在臉書發文回應,兩岸官方間若無信任,可從民間開始,以民為本的兩岸交流,可以厚實兩岸的關係,也是兩岸未來的關鍵。【華夏經緯網整理】
相關新聞
- 2020-06-232020海峽兩岸共祭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在新北市舉行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