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聖城祭孔 共敘同脈之情

海峽兩岸聖城祭孔 共敘同脈之情

 

祭孔儀式(圖片來源:山東省臺港澳辦)

 

近日,伴隨著108聲莊嚴渾厚的鼓聲,以“追思先師孔子·共敘同脈之情”為主題的祭孔儀式在曲阜孔廟舉行。台灣基隆現場嘉賓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加。

 

祭孔,古稱釋奠禮,源於上古時期學生敬拜老師的禮儀。兩漢以後,逐漸專指祭祀孔子的禮儀,是中華民族一項傳承兩千餘年的重要傳統禮儀活動。

 

曲阜會場的中小學生表演了開筆禮和成人禮,基隆暖西小學、基隆成功中學和新北石碇小學的中小學生表演了六佾舞和“萬紫千紅舞蹈”,並誦讀了《論語》經典。海峽兩岸的中小學生通過生動活潑而又富有古典藝術氣息的表演,致敬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曲阜孔廟大成殿前,在鐘鼓樂聲中,60位臺商、臺港澳學生、臺屬等嘉賓代表身披綬帶,敬獻花籃,恭讀祭文。

 

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會長、至聖孔子基金會會長孔垂長先生致辭表示:祭祀孔子,堅守並傳承孔子仁義之道,維繫著社會道德,也維繫著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海峽兩岸共同祭孔、共敘親情,是先祖孔子所奠基的禮樂文明開出的新篇章,是向年輕一代傳續民族文化的新舉措。

 

作為祭孔活動的一部分,由山東濟寧學院、台灣東吳大學主辦的“相約聖城·海峽兩岸同祭孔”學術研討會以視頻連線的方式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圍繞祭孔政策的歷史變遷、儒家思想的時代價值、孔孟哲學與企業管理等主題進行了交流研討。濟寧學院和台灣東吳大學的專家學者互相贈送了學術書籍,並一致同意加強兩校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最後,海峽兩岸書法家現場揮毫潑墨,以傳神筆韻展現了中華文字的獨特魅力。(中國台灣網、山東省臺港澳辦聯合報道)中國台灣網6月27日訊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