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者熱議白皮書:充分展現大陸對臺政策的戰略自信及定力!

台灣學者熱議白皮書:充分展現大陸對臺政策的戰略自信及定力!

 

8月10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隨後由東部戰區宣佈在台島周邊海空域組織諸軍兵種部隊系列聯合軍事行動,成功完成各項任務。此次涉臺白皮書的出版是繼1993年和2000年後,中國官方第三次就台灣問題發表白皮書,也是中國共産黨十八大以後官方發表的第一份涉臺白皮書,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重大意義。白皮書出版的第一時刻即引起台灣學界的高度關注。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對華夏經緯網記者表示,《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發表釋放出以下六點重磅信號:其一,佩洛西竄訪中國台灣地區,解放軍宣佈于8月4日12時起進行軍事演訓行動。而中國大陸雖然進行了一場“急風驟雨式”的圍島軍演,但並未表示中國大陸放棄和平統一的政策,《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就是再次説明中國大陸和統的決心與意志不變。

 

其二,中國大陸軍演只是針對“台獨”“依美謀獨”的偏離走向,也是警告“台獨”不可越雷池一步,若“台獨”或外部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大陸將不得不採取斷採措施。

 

其三,白皮書指明民進黨當局的“謀獨行徑”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危害臺海和平穩定,擠壓和平統一空間,是爭取和平統一進程中“必須清除的障礙”。

 

其四,“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王昆義指出大陸發表涉臺白皮書説明仍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包括通過經濟激勵手段,爭取台灣民心回歸大陸。

 

白皮書強調,我們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我們願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況下做出的最後選擇。台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台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我們將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創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光榮偉業。

 

其五,白皮書宣稱外部勢力縱容鼓動 “台獨”分裂勢力滋事挑釁,加劇兩岸對抗和臺海形勢緊張,破壞亞太地區和平穩定,既違逆求和平、促發展、謀共贏的時代潮流,也違背國際社會期待和世界人民意願。王昆義表示,白皮書明確指明 “挾洋謀獨”沒有出路, “以臺制華”註定失敗。“祖國統一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

 

其六,堅持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中國大陸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王昆義認為這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既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又有利於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所以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相受害。

 

當前,民進黨當局採取“抗中保臺”路線、“聯美抗中”戰略,與美國“以臺制華”路線、印太戰略試圖軟圍堵中國意圖及目標産生合謀,。台灣悖離國家完全統一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淪為中美戰略衝突前沿之“馬前卒”角色,成為扮演美國“以臺制中”、“以臺耗中”、“以臺遏中”的棋子角色及作用。     

 

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柳金財在採訪中表示,白皮書的發表顯示大陸對臺政策,具有一致性、穩定性及可預測性;具有政策原則堅定性及策略靈活性,充分展現大陸對臺政策的戰略自信及定力。

 

他認為,基本上大陸對臺政策主軸圍繞在“反獨促統”、“融和漸統”及“融合和統”主旋律。白皮書特別強調“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方案,為最具包容性的方案,此為“和平、民主、善意、共贏”的方案。同時重申,“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及“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係針對外部勢力干涉和台獨份子,而非台灣同胞;“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況下做出的最後選擇,此為對臺政策之“次旋律”。換言之,台灣民眾具有兩岸關係發展最終決定權,當選擇“九二共識”即是邁向“融合和統”,若選擇“任何形式台獨”形同選舉“威逼武統”。【華夏經緯網報道 黃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