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言兩岸金融合作:相向而行,辦法總比困難多

民革中央聯絡部、全國臺聯聯絡部和台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主辦的第30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17日在北京舉行。多位專家強調,深化兩岸金融合作是趨勢。雙方相向而行,辦法總比困難多。

 

深化金融合作是大勢所趨

 

回顧兩岸金融合作發展歷程,上海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指出,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後,兩岸金融主管部門簽訂系列合作協議,在兩岸貨幣兌換、提高人民幣在兩岸貿易結算中的比重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人民幣計價債券在台灣市場頗受歡迎,進入大陸的台灣資本也呈快速增長趨勢。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周小柯指出,目前,臺商在大陸金融業的投資已頗具規模,為深化兩岸金融合作培育了一批市場主體。近年來大陸推出系列創新性舉措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涵蓋金融領域;江蘇、福建等對臺交流合作重點區域亦加深探索有關新舉措,為深化兩岸金融合作提供政策支持、積累實踐經驗。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劉紅表示,金融交流合作是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合作的核心內容。民進黨當局不斷推進“反中拒統”,阻隔兩岸關係發展。這為當下兩岸金融合作交流提出更高要求。

 

周小柯分析,隨著大陸金融改革逐步深化、開放程度不斷提升,金融業競爭日趨激烈,台資金融機構的優勢漸趨弱化。加之民進黨當局阻撓破壞兩岸交流合作,使得兩岸經貿及金融領域的制度化合作基本陷入停滯狀態。

 

“相向而行,辦法總比困難多”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謝楠指出,台灣金融業發展具備優勢,金融人才亦在大陸擁有廣闊發展空間。“只要雙方相向而行,辦法總比困難多”。

 

劉紅認為,台灣金融業的發展經驗和成果可供大陸借鑒。“大陸市場龐大,可幫助台灣金融業解決效益低、風險高、規模小等長期受困擾的問題”。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郭為民談道,台灣若想融入數字經濟時代、接軌世界數字經濟發展,必須加強數據互聯互通。在此過程中,兩岸語言相同、文化共通,聯通更具便利性。

 

自大陸高校畢業後,台灣青年潘韋豪在北京一家證券公司從事投資銀行業務。他建議,可通過擴大兩岸頂尖金融院校的合作及人才互換、舉辦論壇、擴大金融機構互相派員輪崗等方式,為資本信息傳遞搭建穩定渠道,加深合作信息傳遞和人員流動。

 

北京金橋鷹石創業投資中心投資總監、臺青林宜賢觀察到,近年許多台灣創業者加入大陸創新創業大軍,其中頗有起色的,多數是兩岸創業者合夥發起的創業團隊。團隊中,台灣夥伴圍繞産品或技術發力,大陸夥伴發揮銷售優勢。他認為,可預見這一模式將繼續發展,也是台灣人才在“雙創”浪潮裏最好的實踐方式之一。(中新社北京8月17日電 朱賀)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