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基層,“螺絲釘”能成“頂梁柱”

這個夏天,“去基層、到一線”的就業觀念,正被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所接受。

 

為什麼去?去了能做什麼?最終留得住嗎?這是不少學子下基層前,曾經叩問自我的“靈魂三問”。對此,半月談記者向數十位已經在基層就業的大學生尋找答案。“腳踏泥土,螺絲釘也能成為頂梁柱。”這些昔日“象牙塔”裏的驕子們説,他們正從基層一線的淬煉中,綻放美麗青春。

 

要麵包,更要遠方

 

自2017年以來,位於秦嶺深處的陜西省洛南縣古城鎮中心小學累計招聘33位本科學歷的特崗教師,至今無一人流失。這批青年為學校一度老化的教師隊伍注入新活力。

 

該校校長黃隨富説,年輕教師充實了師資力量,讓校園裏有了歌聲和琴聲。“新老師來的這幾年,學校科技室、音樂教室都啟用了,舞蹈、電子琴、葫蘆絲等精品社團也建設起來了。”

 

紮根基層,“螺絲釘”能成“頂梁柱”

 

古城鎮中心小學教師劉鑫在授課 李亞楠 攝

 

近年來,各地持續提高基層服務崗位保障水準,吸引大學生到基層就業。2020年通過“特崗計劃”來到古城鎮中心小學的音樂教師羅英説,到基層就業,工作穩定、收入有保障是重要因素。現在,她每月到手收入5000多元,“在縣裏,這個薪資水準有吸引力”。

 

除了關注基本的生活保障,許多大學生將基層視作施展人生抱負的舞臺,渴望得到更全面的歷練與成長。

 

2018年,從西安醫學院畢業的張倩成為陜西省山陽縣人民醫院的神經內科醫生。入職不到一年,她得到前往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修的機會,掌握了肌電圖檢查技術。如今,28歲的她已帶出了團隊。

 

“我們是商洛市所有縣級醫院中,目前唯一能開展肌電圖診療的。”張倩説,相較於人才濟濟的大城市,大學生在基層更受重視,得到的鍛鍊也更紮實。2013年以來,山陽縣人民醫院累計招收160名高校畢業生,不少人已成長為業務骨幹。

 

在山陽縣,今年“三支一扶”計劃將招募23人,吸引900多人報名。長期關注“三支一扶”計劃的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瓊説,“95後”畢業生成長環境好,那些能揮灑熱血、有所作為的崗位更吸引他們。

 

正是抱著“到基層鍛鍊一番”的想法,周天歌兩年前通過“三支一扶”計劃,成為山陽縣延坪鎮的一名鄉鎮幹部。這位從小沒有見過“鋤禾日當午”的女孩,去年夏天在陜南遭遇洪災時,奔忙在轉移群眾的第一線,一連幾夜沒合眼。如今,她和同事一起拍視頻、做直播,記錄山鄉美景,推介當地茶葉。

 

“基層有大學問。這一步,我選對了。”26歲的周天歌説,她所經歷的鍛鍊和成長,在城市裏得不到。

 

“我們在改變基層,基層也教會我們成長”

 

在奶山羊産業大縣陜西省千陽縣,許多養殖戶是公眾號“千陽縣奶山羊智慧服務”的忠實粉絲。公眾號裏的文章操作性強、幹貨滿滿。

 

這個廣受好評的線上科普平臺,出自千陽縣畜牧獸醫工作站兩位年輕女獸醫呂燁和王盈盈之手。去年底,陜西部分地方疫情反復,獸醫站正常工作受影響。呂燁和王盈盈便創辦公眾號,寫起科普文章。

 

千陽縣常務副縣長陳宏偉説,有知識、有活力,勤思考、善創新的大學生到一線工作,極大改變了基層的人才隊伍結構和創新生態。他們是“螺絲釘”,也是“頂梁柱”。

 

在千陽一家農業龍頭企業就職的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專業碩士畢業生李寧寧,結合專業所學,創新出“蘋果管家”生産模式,吸引一批土專家前來應聘,公司産出的蘋果數量和品質都有大幅提升。

 

紮根基層,“螺絲釘”能成“頂梁柱”

 

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人民醫院醫生張倩在查房

 

“我們在改變基層,基層也教會我們成長。”李寧寧説,自己已決定紮下根來。

 

“雙向奔赴”也需用心呵護

 

不可否認,高校畢業生剛到基層就業時,容易遭遇“水土不服”。洛南縣委組織部副部長侯丹濤説,為幫助大學生儘快度過“不適應期”,縣裏出臺“導師制”“墩苗制”等措施,多崗位歷練、全方位培養、大膽壓擔子,為剛剛走出校園的畢業生補上“基層第一課”。

 

以選調生為例,洛南建立“三級幫帶制”,安排縣、鎮、村三名黨員幹部做導師,對每一名到村任職的選調生面對面談心、手把手指導。

 

“剛來時心氣高,深入基層才發現,自己不懂的很多。”在洛南縣景村鎮八一村駐村的選調生費沛雯説,在各級導師支持下,她深度參與當地産業振興工作。運用自己植物營養學的專業背景,她指導一家化肥廠更新蚯蚓制肥設備,産出的有機肥受到市場歡迎。

 

在一些經濟基礎較好的地方,當地政府努力圍繞主導産業招商引資,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為大學生創業保駕護航。

 

在陜西省隴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5層小樓裏入駐了12家電商企業。一間不大的工作間內,25歲的曹永亮正在與賣家溝通發貨細節。2019年大學畢業後,他返鄉創辦電商企業,銷售苜蓿、核桃等家鄉特産。“創業之初,縣裏為我協調到30萬元貼息貸款,才有了啟動資金。”曹永亮説。

 

促成大學生與基層的“雙向奔赴”,需要見真章的政策呵護。隴縣電子商務協會會長曹瑞介紹,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場地免費、寬頻免費,創業者只需繳納水電費。

 

由此可見,要吸引更多人才到基層建功立業,還需要在産業培育、政策引導、關心關愛方面久久為功。

 

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洛南縣選調生劉盼期待,為大學畢業生提供更多高層次的培訓機會和進步空間,確保人才“流得動”,吸引更多人“下得來”。(記者:陳晨 李亞楠 張思潔| 編輯:徐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