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瀘定發生6.8級地震 臺胞“微力量”匯聚兩岸大愛

四川瀘定發生6.8級地震 臺胞“微力量”匯聚兩岸大愛

 

旺旺愛心捐贈(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地震當天,災情受到臺胞臺企廣泛關注,許多臺企以擔當作為迅疾啟動急難救助專案;震後第二天,達豐(重慶)電腦有限公司捐出台資企業首筆100萬賑災捐款;震後第三天,四川臺企康師傅成都生産基地和旺旺成都總廠價值百萬餘元的方便食品、飲料等救災物資送達震區;震後第四天,四川臺企統一食品公司1000箱方便米飯送達震區……”四川省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以來,來自台灣同胞的各種形式的“微力量”如汩汩細流,傳遞著無疆大愛,溫暖著災區群眾。

 

“微力量”溫暖強震震中

 

台灣女生李柔用“終身難忘”形容她和母親的首次大陸行。四川甘孜州是母女行程的最後一站。地震當日處在震中磨西鎮的她們幸運逃過一劫,次日下午母女倆被成都消防救援支隊安全轉移後,準備領取物資的李柔發現志願者正在傳遞物資,她隨即做出“當務之急不是回家而是幫忙”的決定。

 

四川瀘定發生6.8級地震 臺胞“微力量”匯聚兩岸大愛

 

台灣青年李柔隨救援力量參與志工服務(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此後的3天,她隨救援力量三進磨西鎮共和村,以志願者身份,幫忙發放物資、轉移民眾,哪需要幫忙她的身影就出現在哪。中秋節前一天,李柔和母親在甘孜州臺辦悉心安排下,被轉移到更加安全的雅安市。回憶不平凡的四川行,李柔直言,“見證了許多救援的決定性瞬間,更與大家成為‘生死之交’……真的要實際來走一趟,才會知道這裡的人有多麼溫暖”。她透露,接下來要回台灣備考,明年準備來大陸讀研究生,並希望在海螺溝災後恢復重建時,能再回到這裡再出份力。

 

“微力量”傳遞同胞大愛

 

9月7日,四川臺企臺麗農莊捐款10萬元匯達四川省慈善聯合總會賬戶。該企業由兩岸婚姻家庭經營。川籍陸配李璐表示,“現在企業發展受疫情影響也比較艱難,但同胞有難,我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情。加上企業紮根四川,更要在災難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完成捐款後,李璐透過社交媒體發出“賑災倡議書”,希望發動身邊朋友為受災地區貢獻自己的力量。“我了解到,已經有不少臺企、川籍陸配和兩岸婚姻家庭都力所能及開展了捐助,大家能力有大小,但愛心無大小,我感覺到大家都希望為重建家園做點自己的貢獻。”

 

四川創業臺青郭弘揚8日代表亞臺青海峽青年創業園向四川海外聯誼會捐款1萬元,平時忙於工作極少旅遊的他,恰巧地震前半個月,帶妻兒去瀘定縣旅遊,家人很喜歡這個地方。郭弘揚表示,地震發生後,很多台灣朋友都很關心我們的情況,也表達對震區災情的關注。過去台灣人曾經歷“9.21”地震,對地震帶來的傷痛十分感同身受,所以非常樂意儘自己微薄的力量為救援工作出力。“台灣也許多人關注新聞,大家都覺得大陸救援工作很高效。其中還有一位台灣青年積極參與震區義工服務,大家都為這位臺青感到驕傲。”郭弘揚説。

 

四川瀘定發生6.8級地震 臺胞“微力量”匯聚兩岸大愛

 

為瀘定震區加油錄製短視頻的四川臺青們(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中秋當日,一則四川臺青為瀘定震區加油的短視頻獲廣泛轉載點讚。參與視頻錄製的四川臺青李偉國直言:“越是艱困,兩岸同胞越是心繫一處。我要為祖國點讚,為四川加油”。

 

涓涓細流不僅僅來自四川。一名身在雲南的台灣阿公,為瀘定捐款20358元人民幣,他説“我是一個台灣人,更是一個中國人”,想盡一份綿薄之力。在重慶工作生活的臺胞郭人榮,親歷過台灣“9.21”大地震,他不僅積極捐款,還在自媒體上表示,“瀘定地震讓所有中國人非常痛心和揪心。兩岸一家親,很感謝‘9.21’台灣強震時幫助過我們的大陸同胞,這份恩情我會永遠銘記在心,讓我們一起祈禱這次受災的民眾能夠平安健康。四川加油!”

 

“微力量”跨越海峽兩岸

 

大災面前,遠在海峽之隔的台灣同胞感同身受。9日,由勞動黨、統一聯盟黨、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夏潮聯合會等多個台灣民間團體組成的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向四川瀘定縣地震災區致慰問信。慰問信中寫道,血濃于水、骨肉相連。慼慼之情、哀哀我心。同胞情和人間愛,我們呼籲台灣民眾以兩岸一家親的精神一起來關心災情,盡所能伸出援手,為災區同胞早日重建家園略盡綿薄之力。

 

同樣在9日,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請四川省台灣同胞聯誼會轉達對遇難者的哀悼、對受災同胞的慰問,並向四川省慈善聯合總會捐款6萬元人民幣。

 

10日中秋節,台灣新住民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賀樺聯繫到四川省臺辦,表達了協會成員希望將在社交媒體以“接龍”方式認捐的賑災資金捐給官方指定賬戶。賀樺表示,聽聞地震噩耗,協會兄弟姐妹十分痛心,大家紛紛獻出愛心,希望為震區民眾重建家園盡一份微博的力量。(中國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中國台灣網9月14日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