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者前瞻臺海形勢、建言統一路徑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2-11-23 11:25:52 | 來源: 中新社 |
前瞻中共二十大之後兩岸關係走勢,多位研究台灣問題的學者22日表示,今後一個時期,臺海形勢不確定性與風險增加。另一方面,解決台灣問題的積極因素正在顯著增強。
第五屆“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研討會當日在武漢舉行,兩岸學者圍繞“把握兩岸關係時代變化,豐富發展國家統一理論”展開探討。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嶽指出,剛剛閉幕的中共二十大表明,中國大陸方面對台灣的政策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他表示,二十大報告中多處提及兩岸關係均強調反“台獨”與反干涉,明確了此一階段中共對臺工作的重點任務。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曲兆祥分析指,過去幾年國際形勢和兩岸關係已發生變化,新形勢下北京方面還是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但不允許外部勢力、“台獨”勢力破壞中國統一,這是新時代中共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立場。
前瞻兩岸關係未來走向,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彭維學認為,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中美戰略博弈愈趨激烈,臺海形勢不確定性與風險增加。但應看到,解決台灣問題的積極因素顯著增強,主動權、主導權、時與勢均在大陸這邊。
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表示,在“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兩岸和平統一將迎來廣闊前景。兩岸和平統一進程不可阻擋,其中的關鍵因素是排除“台獨”勢力干擾。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談道,“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一國兩制”能方方面面照顧到台灣人民的感受與需求,最大化實踐和維護兩岸的利益。
近日,中美領導人舉行面對面會晤,就台灣問題展開深入交流。淡江大學榮譽教授趙春山觀察,在三個多小時的會晤中,雙方就持續對話、管控分歧等建立共識,氣氛較為和諧,這也意味著民進黨當局未來繼續操縱倚外謀“獨”、“抗中保臺”的效果將不斷減弱。
張五嶽還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民眾間的相互認知、理解緊密相關。儘管眼下兩岸交流障礙重重,他建言兩岸各界積極規劃、推動疫後各項交流,增進彼此善意,化解雙方誤解。(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電 朱賀 陳建新 楊程晨)
相關新聞
- 2022-11-18“台獨”是假議題 兩岸統一是必答題!
- 2022-11-16台灣問題是美國不能逾越的紅線 日方更沒資格説三道四
- 2022-11-22李榮民:兩岸一葉同根攜手合作 融合發展
- 2022-11-14台灣走向世界的真正“通關密碼”是什麼?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