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絲綢之路上的“夜明珠”更璀璨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2-12-14 18:04:28 | 來源: 科技日報 |
12月底,新疆喀什最低氣溫已多次突破-10℃,這座絲綢之路上的千年古城進入到了一年中最難捱的冬季。但走進城區百姓家中,暖氣片早已在源源不斷散發著熱量,明亮的燈光照亮每一個角落。夜幕降臨,萬家燈火亮起的喀什,像是茫茫戈壁上的一顆“夜明珠”,光華璀璨。但在二十年前,喀什還有不少地區尚未通電、供熱,每當夜晚來臨,遠遠望去只見漆黑一片。
為了更好地解決喀什以及南疆周邊的用電、供熱問題,近年來,新疆華電喀什熱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喀什熱電)在建成新疆首個35萬千瓦超臨界機組的基礎上,通過實施多項創新性技術改造,為喀什古城的更多區域帶去了“光”和“熱”。
創新突破成就標杆機組
喀什熱電承擔著喀什市和疏附縣、疏勒縣“一市兩縣”的集中供熱任務,是喀什地區冬季唯一的集中供熱熱源。隨著城市化進程發展,喀什的供熱負荷以每年大約100萬平方米的速度增長。喀什熱電供熱能力接近飽和,供熱能力提升迫在眉睫。“為了滿足快速增長的供熱需求,最大限度提升機組綜合效益,公司決定對機組進行高背壓循環水供熱技術改造。”喀什熱電副總經理艾爾肯·買買提説道。
喀什熱電的兩台35萬千瓦機組屬於超臨界間接空冷式供熱機組,對其進行高背壓供熱改造在國內尚屬首次,沒有先例可供參考。“改造要在機組檢修期間同步完成,並且不能影響機組檢修進度。尤其是改造實施階段中還面臨著凝汽器喉部補償器整體更換工作工藝複雜、施工難度大等多種困難。”艾爾肯説,沒有現成的路可走,便只能蹚一條出來。攻關團隊住在了改造現場,不斷研討、反復摸索,方案更新了一版又一版。最終,根據喀什熱電的實際情況與現有條件,團隊制定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經過施工人員24小時倒班施工,改造項目在既定期限內圓滿完成,填補了中國35萬千瓦超臨界間冷機組高背壓循環水供熱技術空白。
該項技術改造的效果立竿見影。技術應用後,喀什熱電供熱能力提升186兆瓦,供熱面積增加387萬平方米。同時,因汽輪機乏汽回收利用,機組熱效率得以大大提升,煤耗指標大幅降低,改造後首個供暖季供電煤耗同比降低53.22克/千瓦時,節約燃料成本1200多萬元。2017年,完成技術改造後的喀什熱電5號機組達到了全國35萬千瓦機組標杆水準,榮獲全國火電競賽同類機組一等獎。
像石榴籽一樣抱在一起
“明天過節,下班後大家一起來我家聚聚。我準備了特色拉麵、烤肉,教大家跳新疆舞!”2017年古爾邦節時,當時還是喀什熱電運行部主任的艾爾肯向剛進入部門的六名內地大學生發出了盛情邀請。這不僅讓遠在異鄉的新員工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還讓他們迅速融入了喀什熱電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
喀什熱電公司有少數民族員工104人,包括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回族等。這既是一個團隊,更是一個大家庭,不同民族員工之間,是同事,也是家人。為了加強各族員工的交往交融,喀什熱電通過“師徒結對”“你到我家吃馓子,我到你家吃月餅”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將“家”的溫馨與力量注入到團隊管理中,營造出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溫暖氛圍。
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開幕當天,擔任喀什熱電駐喀什市墩艾日克村工作隊隊長的艾爾肯與村民一起收看了黨的二十大開幕會。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加強邊疆地區建設,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
石榴,在多民族匯聚的新疆是團結的象徵,緊緊抱在一起的石榴籽更是各民族團結友愛的生動寫照。“和我一樣的7000多名各族華電新疆員工都是一顆小小的石榴籽,我們會緊緊抱在一起,團結奮鬥,紮根邊疆,為新疆電力事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艾爾肯表示,目前喀什熱電正圍繞鍋爐設備脫硝精準噴氨、汽機側汽輪機低壓缸柔性運行、熱網疏水餘熱回收等技術開展創新研發,力爭實現更多技術突破,守護邊疆人民的光明與溫暖。(實習記者 都 芃)
相關新聞
- 2022-07-11“魅力新疆——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實錄四:“絲路明珠”喀什
- 2022-11-01生態環境改善 新疆且末沙漠腹地群鳥棲息
- 2022-11-02新疆塔裏木河流域:深秋胡楊秀美如畫
- 2022-11-01新疆沙灣甜菜喜迎豐收 訂單式種植不愁銷路
新聞推薦
- “手拉手”!中國鏈博會打造世界“共贏鏈”2024-11-29
- 澳門故宮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中心啟用2024-11-29
- 12月1日起赴港澳旅遊“一簽多行”“一週一行”陸續實施2024-11-29
- 這場跨越海峽的“青春之約”成為兩岸交流的靚麗風景2024-11-29
- 泉州走進台灣 泉州特色文創在台北大稻埕展出備受歡迎2024-11-29
- 兩岸文化同根同源 廈門海滄區舉辦海印放火獅民俗文化節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