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企業家瞄準産業“數字化”和“低碳化”轉型合作機遇

2022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20日在廈門舉行,這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在線下舉辦的峰會年會,兩岸企業家深入分析形勢,研究趨勢。本屆峰會年會傳遞一個新信號: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兩岸企業家正努力構建數字經濟與綠色發展相融合的産業新格局。

 

2013年成立的兩岸企業家峰會,為促進兩岸經濟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作出重要貢獻,已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平臺。

 

本屆峰會以“建構産業合作新模式,打造綠色數字新經濟”為主題。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秘書長林軍説,面對國際格局的深刻變化和全球範圍內新一輪經濟結構調整,兩岸企業面臨共同的挑戰,都需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轉型升級,優化兩岸産業合作內容和形式,從而跟上新時代步伐。

 

12月19日,海峽兩岸最大的石化合作項目——福建漳州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其能源利用、“三廢”排放、碳排放指標均處於國際先進水準。“該項目對於推動兩岸石化産業鏈深度合作,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兩岸企業家峰會能源及環保節能産業合作推進小組召集人傅成玉説。

 

正如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面理事長劉兆玄所言,在面對全球供應鏈解構和重組的新挑戰下,兩岸企業家仍堅守初心,穩步走在轉型升級和擴大合作的大道上。這也顯示兩岸企業在互利合作上還有很大空間。

 

劉兆玄説:“大陸當前正在進行高品質發展轉型,臺商臺企如果能夠抓住機遇,參與到大陸綠色發展和數字經濟的轉型升級中,將為兩岸合作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數字化認識不統一、複合型人才缺乏、自動化程度不高等問題,是兩岸電子製造業共同面臨的難點。”針對數字經濟時代電子製造業數字化轉型難題,中國電子信息産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朱立峰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認為,電子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是研發設計、生産製造、運營管理、採購物流倉儲等的數字化。

 

20多年前,台灣南投縣電氣工程師鄒朝聖來到廈門,希望能夠破解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困局。他與夥伴在廈門創辦了公司,專注于為製造業企業提供流水線自動化改造方案。“大陸産業自動化轉型升級非常迅速,我們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不斷探索數字化改造升級,事實證明我們拼對了。”鄒朝聖説。

 

趕上數字化轉型浪潮,鄒朝聖的企業如今華麗蛻變,成為行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專精特新”企業。如今,他們的數字化轉型方案不僅在大陸受歡迎,還擴展到歐洲,助力老牌工業企業重新煥發活力。

 

低碳化轉型合作是本屆峰會年會另一個焦點。“大陸出臺了循環經濟促進法,很早就形成綠色發展理念。”中原大學國際貿易與經營學系榮譽教授、台灣工商協進會顧問林聖忠在通過視頻作主題演講時説,兩岸在低碳發展上有諸多共識,這也是台灣與大陸開展産業低碳化轉型合作的重要基礎。據他介紹,兩岸企業家峰會能源及環保節能産業合作推進小組今年3月就確定了共同努力的目標。

 

“要發揮兩岸企業主體作用,打造更多‘一帶一路’綠色低碳項目。”在峰會年會上,“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建宇就兩岸綠色發展合作提出建議。

 

把握髮展新機遇,開闢合作新路徑。林軍表示,兩岸企業家峰會將聚焦數字化轉型、智慧製造、節能減碳等領域的産業鏈合作,循著“試項試點、先行先試、複製擴大”的路徑,從單個企業、單個項目、一個地區或一座城市開始,逐步擴大合作領域,爭取獲得務實成果。新華社廈門12月21日電(記者康淼、顏之宏、付敏)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