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從黨的二十大看中國共産黨的成功密碼之二

無我——從黨的二十大看中國共産黨的成功密碼之二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人民”一詞出現170多次。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産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將無我”的崇高境界,這是“不負人民”的使命擔當。

 

無我,是不變本色

 

“中國共産黨是人民的黨,是為人民服務的黨”——10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再到陜北,在延安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面對老鄉們,總書記語含深情。

 

在延安插隊時,有一篇文章,習近平反復地看,反復地讀。這就是《為人民服務》。文中寫道:“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正是在延安,黨的七大首次將“具有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寫進黨章。作為中國共産黨人的根本宗旨,“為人民服務”,後來鐫刻在了中南海新華門內的影壁上。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

 

半條被子的故事歷久彌新。

 

2020年9月,正在湖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徐解秀的孫子朱小紅家中看望。嶄新的三層小樓,一家人洋溢的笑容,訴説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去紅軍給了我們半條被子,現在黨給我們帶來了幸福日子。”朱小紅樸實的話語道出心聲。

 

“共産黨人自己有一條被子也會剪下半條給老百姓……正是這樣,老百姓才把共産黨看成是自家的黨、老百姓的黨。”習近平總書記話語堅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沿著共産黨人的風雨來路,追溯黨的初心使命——

 

2017年12月,在淮海戰役紀念館重溫“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2021年9月,在中共綏德地委舊址追憶“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2022年8月,在遼沈戰役紀念館感嘆“這樣的蘋果,我們現在也不能吃”……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深情的話語,深刻回答了“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命題,彰顯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本色。

 

無我,是為了人民的福祉

 

“來看看你們,嘮嘮家常。”2022年春節前夕,迎著飄飄灑灑的雪花,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山西段村蔡文明家。

 

“養羊收益怎麼樣”“除了養羊,還種些什麼嗎”,總書記和老蔡一家人圍坐在客廳,一筆一筆算著收支賬。

 

“中國共産黨執政的唯一選擇就是為人民群眾做好事,為人民群眾幸福生活拼搏、奉獻、服務。”總書記的話語溫暖人心。

 

10年前,也是寒冬時節,剛剛就任總書記不久的習近平,頂風踏雪來到太行山深處的阜平“看真貧”,發出脫貧攻堅動員令。

 

兩度踏雪,一路為民。

 

瀘定橋上的衝鋒,是為了“窮人的天下”;烈士的慨然就義,是為了建立“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病”的理想國度……百餘年來,共産黨人一切“無我”的奮鬥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的福祉。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上任伊始,以這樣一番真誠、質樸的話語,為新時代“答卷”起筆。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十年間,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深入基層訪貧問苦,察民情、聽民聲、納民意,只為“讓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一年比一年過得好”。

 

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産黨人的深情告白——“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

 

不顧病痛纏身、照亮山區女孩求學之路的張桂梅,拖著“漸凍之軀”、與疫魔鬥爭的“人民英雄”張定宇,正值青春年華、將生命定格在扶貧路上的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

 

一位位“無我”者的九死不悔,成就“國之大者”的精彩答卷。

 

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8.2歲;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教育普及水準實現歷史性跨越,基本養老保險覆蓋10.4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黨的二十大報告列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

 

黨心與民心相通、國策與民意共鳴。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連續10年在中國開展的民調結果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滿意度連年保持在90%以上。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於為人民幸福而奮鬥。”這是一個百年大黨披荊斬棘的力量源泉,是一代代共産黨人砥柱中流的信念之基。

 

無我,是力量源泉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革命聖地延安,見證一個政黨從弱小走向強大,從九死一生走向蓬勃興盛。許多人到訪這片熱土,探尋“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的密碼。

 

答案就如這黃土地一般樸實——

 

曾經,《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埃德加·斯諾感慨:中國共産黨總能從大多數人民群眾中汲取力量。

 

今天,走過百年輝煌、執政14億多人口大國的世界最大政黨,對此堅定如昔——“前進道路上,無論是風高浪急還是驚濤駭浪,人民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依託、最強大的底氣。”

 

無我,凝聚磅薄的向心力。

 

一個14歲的女孩,會有多大的力量?

 

1949年4月20日夜,渡江戰役打響。國民黨軍隊萬萬沒想到,2萬多名船工冒死運送解放軍過江。年齡最小的船工便是14歲的馬毛姐。

 

歷史清晰地記錄這種力量——千鈞一髮之際,正是無數“馬毛姐”的選擇扭轉乾坤。

 

庚子之年,當疫情突然襲來,億萬民眾自覺居家防控,無數社區工作者日夜值守,廣大科研人員奮力攻關,千千萬萬志願者默默奉獻……“戰勝這次疫情,給我們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國人民。”

 

淮海戰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勝利是靠人民群眾用雙手創造出來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鄭重宣示:“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

 

無我,催生無限的創造力。

 

4月15日至5月16日,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徵求意見活動開展。

 

這是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將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相關工作面向全黨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人民群眾積極參與下,活動期間共收集各類意見建議留言超過854.2萬條、2.9億字。

 

如何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週期率?毛澤東同志曾在延安的窯洞裏給出一個答案,這就是讓人民監督政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中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黨的自我革命。

 

兩個跨越時空的答案,道出了百年大黨永葆生機活力的秘訣所在——

 

因為“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所以願意開誠布公,接受人民監督;因為“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所以才有勇氣和底氣,敢於刀刃向內、自我革命。

 

“一路走來,我們緊緊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載入史冊的答卷。面向未來,我們仍然要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新征程上,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心心相印,始終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中國共産黨人必將書寫新的輝煌。(記者朱基釵、施雨岑、任沁沁、張研)

 

海報設計:趙丹陽

 

技術:相昌盛

標簽: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