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陸委會抹黑大陸恐嚇臺生,擋不住台灣年輕人西進腳步
上個月,台灣地區“學測”成績公佈,考生們開始進入選填志願階段。台灣的“學測”,相當於大陸高考,而高考志願填報對年輕人的一生都會産生重要影響。為了獲得個人的更好發展,不少台灣學生都想來大陸看一看、闖一闖。然而他們首先要跨越的障礙,不是橫在兩岸之間的台灣海峽,而是台灣方面負責兩岸交流事務的陸委會。
兩岸交流是陸委會的專業領域,但在民進黨執政前後,陸委會的功能卻完全不同。民進黨上臺前,陸委會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在促進兩岸政治互動、經濟合作、人員往來、各領域交流方面,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成果豐碩。
但在民進黨上臺後,陸委會卻變成“綠色獨裁”政黨破壞兩岸關係的工具和打手,成為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過程中的絆腳石。尤其對於台灣學生來大陸學習、深造事宜,陸委會近年來一直猛打抹黑牌、恐嚇牌。
今年,陸委會又在社交媒體發文,炮製所謂“赴陸就學你不能不知道的八件事”,聲稱“從大陸高校轉赴歐美深造困難”“大陸高校部分學歷不獲台灣方面採認”“大陸畢業後就職不容易”云云,企圖打消年輕人來大陸意願。
在信息如此發達的當下,陸委會竟然發佈這樣一篇滿紙荒唐言的造謠文字,難道是以為台灣學生不上網嗎?有島內人士對此痛批,陸委會發佈的“文宣”充滿偏見和惡意,大肆鼓吹民進黨當局“反中”“抗中”的立場。
更為不滿的是來過和正在大陸發展的台灣學生和台灣青年們。曾在福建泉州華僑大學上學的台南學生邱小坪直言,大陸就學的學習的氛圍很好,和同學的相處也很融洽,校園生活條件好,網絡也很發達,想找什麼資料上網找就行。
大學畢業後,邱小坪選擇留在大陸發展,目前在廣州匯龍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擔任運營經理,致力於協助港澳臺青年在廣州實習、就業和創業。他強調,陸委會“畢業後謀職不易”的説法根本站不住腳。
以他所在的廣州為例,近年來,廣州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和國家中心城市優勢作用,為台灣青年來穗學習、實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便利、創造機遇,出臺“60+15+10”保障臺胞同等待遇的惠臺政策措施和貫徹“農林22條”實施指南,制定和實施支持港澳臺青年來穗創新創業的“五樂計劃”。同時,廣州還搭建了粵港澳大灣區首家“一站式”綜合性台灣青年服務平臺,創建“築夢珠江”穗臺青年交流品牌,並舉辦了一系列深受兩岸青年歡迎的交流活動。
畢業于北京大學的台灣教師謝雅卉,現任教于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對於大陸的求學環境,謝雅卉指出,大陸高校有相應的機構與就業單位對接,學生不會害怕找不到實習單位,也不會害怕畢業了之後不知道幹什麼。至於歐美留學深造的問題,她認為,重點要看自身積累的基礎條件,“歐美留學不是臺生非去不可的選擇”,她建議放眼祖國大陸的市場,這裡有很多適合發展的選擇。
台灣青年期望在大陸獲得更多發展機遇,大陸有關方面積極回應,提供政策扶持,打造良好環境,著力解決他們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大陸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為台灣青年在大陸發展持續提供更多機遇。
近年來,大陸方面陸續出臺“31條措施”“26條措施”“11條措施”等系列政策舉措,設立75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推出76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推動363所高等院校面向台灣學生招生。可以説,台灣學生在大陸求學的環境越來越好了、機會越來越多了、舞臺越來越大了!
不少來過大陸的台灣青年建議,如果想知道大陸的真實情況,決不能聽民進黨當局的一面之詞,要多與來過大陸,尤其是在大陸學習、工作過的師兄師姐交流,才能獲得真實的信息。
陸委會以及它背後的民進黨當局,為什麼要設置重重障礙阻撓台灣學生來大陸?他們就是害怕更多台灣人,尤其是年輕人看到真實的大陸和真實的世界,識破他們抹黑、污衊大陸的種種謊言,進而對大陸産生好感。
此前,島內一項針對“80後”的就業調查顯示,有56%的人想離開台灣工作,有33%的人首選大陸。還有報道説,40%的年輕人未來選擇當“躺平族”。實際上,台灣20到45歲青年群體有871萬,很多人面臨高房價、難找工作、低薪水等壓力,以至於部分人不再相信“努力有回報”。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對此指出,我們理解他們的壓力,想對他們説,“小而精”的小確幸固然是一種幸福,“大而全”的大創新更讓人澎湃。追求人生理想,實現更好發展,可以考慮來大陸看看,大陸能提供的機會超出很多人想像。
陸委會的酸言酸語不會停,但大陸方面為包括台灣學生在內的台灣同胞,創造更好條件的行動也不會停。有夢想、有幹勁的台灣青年人,應看清形勢,抓住機遇,用好政策,努力奮鬥,肯定能在兩岸關係發展大潮中取得成功。(關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