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農業開放合作 共同維護糧食安全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3-02-27 09:59:52 | 來源: 人民日報 |
來自中國的農學專家(左二)在溫室大棚內與埃格頓大學的學生們討論花卉育種和病蟲害防治。新華社記者 張 宇攝
中國農學專家(右四)在實驗室指導埃格頓大學學生試驗。埃格頓大學孔子學院供圖
當前,全球糧食安全形勢嚴峻複雜。中國在提升國內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深化農業對外開放合作,持續向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提供農業技術支持,幫助各國加強農業能力建設,為提高全球糧食安全水準、改善全球營養狀況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我的中國同事就像小麥種子一樣紮根在這片土地上”
早上6時,晨霧尚未散去,巴基斯坦白沙瓦農業大學教授穆罕默德·阿裏夫就趕往試驗示範田。時值小麥播種季節,他帶著課題組起早貪黑紮在田間地頭,詳細記錄新品種雜交小麥的育種試驗情況。
“張教授,上午好!”路上,阿裏夫撥通了北京農林科學院雜交小麥研究所所長張勝全的視頻電話。張勝全正在雲南省元謀縣,這裡的氣候水熱條件與巴基斯坦小麥種植産區相似度高,中方研究團隊正同步開展育種試驗。由於存在時差,元謀縣已是烈日當空,張勝全站在田埂上曬得滿臉通紅。
“小麥雜交育種難度高,培育週期長,是國際雜交育種研究領域難啃的‘硬骨頭’。”張勝全説。2009年,在國內研發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礎上,張勝全第一次來到巴基斯坦,當地的高溫和乾旱狀況超出他的預計。為探索適應高溫、乾旱性狀雜交小麥的研發培育,張勝全帶領的團隊在元謀縣建試驗基地,與巴基斯坦方面同步進行種質改良和品種篩選。
2011年,雜交小麥科技合作被列入中巴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為了早出、多出、出好品種,中方團隊累計在元謀縣進行上萬個品種的試驗,許多優異的新品種脫穎而出。據阿裏夫介紹,目前,巴基斯坦試驗示範田的雜交小麥實現了發芽率的大幅提升和明顯增産。與當地常規小麥品種相比,新品種雜交小麥在單位耕地播種量減少大約80%—90%的情況下,仍能增産20%左右。巴中雙方正在積極推動該品種通過巴基斯坦國家食品安全與研究部審定,爭取儘快面向市場推廣。
10多年來,中方團隊累計派遣近150人次,在巴基斯坦20多個地區開展調研和種植試驗,不斷改良雜交小麥性狀。“我的中國同事就像小麥種子一樣紮根在這片土地上。”阿裏夫説,中國專家們推進小麥雜交研究,無私傳授育種、種植經驗,為巴基斯坦培養了一批年輕的雜交小麥技術員。
“張教授就像是我遠方的家人。”阿裏夫説,十幾年的堅守讓他們成為最親密的朋友,頻繁的交流合作促成了許多研究成果。2021年,中巴團隊共同完成的論文在重要國際期刊發表,中巴聯合小麥雜交研究取得新進展。
阿裏夫説,在巴基斯坦,農業吸納了全國超過40%的勞動力,貢獻了近20%的國內生産總值。小麥是巴基斯坦的主要農作物,也是巴基斯坦民眾的基礎口糧。“巴中聯合研究的新型雜交小麥不斷推進,將加速巴基斯坦農業現代化進程,促進農民增産增收,有效維護巴基斯坦的糧食安全。”
“實驗室是非中開展高水準聯合研究的重要載體”
基因測序儀、凝膠成像系統、層流罩室、凈化工作平臺……在肯尼亞埃格頓大學的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學聯合實驗室裏,各种先進設備一應俱全。肯尼亞政府派遣的生物技術人員多麗絲·恩約基正在實驗室學習深造。她説:“中方為我們提供了先進的實驗設備,使這裡成為東非地區領先的分子生物學科研實驗室。現在我已能熟練使用實驗室的各種儀器,對生物科學前沿技術的認識更加深入,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信心。”
自1994年起,南京農業大學和埃格頓大學開始了生物技術和園藝技術合作。2016年,由中國政府援建的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學聯合實驗室在肯尼亞揭牌,2019年成為首批“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之一。該實驗室旨在開展作物基因資源發掘、重要功能基因克隆和生物技術育種等合作研究,為肯方培養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帶動作物增産,緩解糧食短缺問題。
實驗室聚焦收集、整理肯尼亞各地的優良作物品種,進行優異基因的挖掘與改良。肯尼亞農業專家、實驗室主任理查德·穆盧瓦表示:“合作提升了埃格頓大學的農業教學和科研水準。實驗室是非中開展高水準聯合研究的重要載體,有助於肯尼亞作物增産。”
實驗室聚集了來自肯尼亞以及坦桑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南蘇丹、布隆迪、津巴布韋等非洲國家的學生。來自烏干達的園藝學博士生安東尼·埃馬魯説:“我要用學到的生物測定、DNA提取等技術推動家鄉農業發展。”來自盧旺達的園藝學碩士生伊諾克·克維澤拉已經學會蔬菜嫁接技術,利用抗病砧木減少番茄青枯病的發生。他説:“我希望在這裡學習蔬菜種植和病害防治方面的經驗,更好地服務自己的國家。”
截至目前,實驗室已培養500多名本科生、30多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穆盧瓦表示:“如今,肯尼亞大農場經理很多都畢業于埃格頓大學,一改過去專業人才主要來自歐洲的狀況。在中國的幫助下,肯尼亞民眾逐漸掌握了先進的農業、園藝和管理技術。”
“與中國的合作是攜手維護糧食安全的雙贏範例”
在墨西哥中部特斯科科市郊外的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溫室大棚內,一盆盆小麥整齊排列,麥穗上貼著不同顏色的標簽。每年秋天,中國專家何心堯都會與同事一起,到墨西哥各地採集感染赤霉病的小麥樣品,通過不斷實驗,篩選出抗病性更強的品種,推薦到世界其他國家,並收集這些品種在不同小麥産區的表現數據以進一步改良。
2011年起,何心堯來到中心工作,主攻小麥抗病研究。他告訴記者,中國在赤霉病的研究和育種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許多發展中國家通過中心的合作網絡受益。
在中心的“種質銀行”,儲存著超過15萬種小麥種質、超過2.8萬種玉米種質資源,其中一些種質資源就來自中國。根據中心統計,中國已為這座農作物多樣性倉庫提供上千份小麥種質資源;雙方合作育成的13個玉米新品種已在尼泊爾等國種植,助力當地糧食增産增收。
自1974年中國與中心建立研究夥伴關係以來,20多家中國機構參與了種質交流。2016年,中心獲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目前,該中心墨西哥總部有2名常駐的中方科研人員和多名中方交流學者。
中心總幹事布拉姆·戈瓦茨表示,過去40多年來,中心與中國合作夥伴在小麥及玉米新品種研發、可持續農業以及農業人才交流等領域進行了密切合作,“與中國的合作是攜手維護糧食安全的雙贏範例”。
中心全球小麥改良項目負責人拉維·辛格曾獲中國政府友誼獎。自1988年以來,拉維數十次到訪中國,在雙方合作過程中見證了中國小麥培育技術的提高。拉維告訴記者:“合作是通向世界糧食安全的必由之路。中國在農業科學領域的國際影響力逐漸增強,中心與中國機構合作,幫助各國培養農業人才,將幫助更多發展中國家提升農業生産力。”
布拉姆説,中國農業知識和技術水準處於世界前列。在精準施肥、節水灌溉和使用綠色能源等方面,中國可以進一步發揮優勢,為其他國家發展綠色農業提供幫助。“中心與中國機構緊密合作,不僅有助於提高糧食産量和品質,也為建立更加綠色可持續的農業體系注入更多動力。”
記者 程是頡 黃煒鑫 彭敏 謝佳寧
新聞推薦
- 兩岸同胞互致祝福同賀新春2025-01-27
- “‘兩山’理念”綵燈亮相台灣南投2025-01-27
- 跨越海峽的團圓 八旬母親的特別壽宴2025-01-27
- 台灣寫真:圍爐年菜——舌尖上的美味與鄉情2025-01-27
- 又是一年春運時 兩馬“小三通”聯通馬祖同胞回鄉路2025-01-27
- “兩岸一家親 歡喜過大年”在津臺胞新春聯誼活動在天津寧河舉辦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