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零碳示範區開始“試驗”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03-23 10:32:59 | 來源: 新華社 |
鳥瞰博鰲零碳示範區內的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和博鰲亞洲論壇新聞中心等建築(3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海南博鰲亞洲論壇新聞中心東南側的一排風機,其旋轉産生的清潔能源輸送到博鰲零碳示範區能源系統;海島建築“光儲直柔”系統建成巨型全釩液流儲能電池,與其他能源系統互聯互濟,有效提高示範區的可再生能源自給率;新聞中心的“光儲直柔”示範項目完成改造,配電網靈活性和可靠性均得到提高……日前,博鰲零碳示範區首批16個子項目竣工,即將進入聯調聯試階段,開啟零碳“試驗”。
位於博鰲鎮東嶼島外的農光互補發電項目(3月1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位於博鰲鎮東嶼島外的農光互補發電項目,佔地面積330畝,包括10千伏開關站、光伏發電設施和農業大棚三大板塊。開關站綜合樓和農業大棚區,已完成主體結構建設和主要設備安裝調試。“一地兩用,陽光共享。板上發電、板下種果蔬,都直供論壇,零碳、綠色又環保。”國家能源集團海南公司項目現場負責人毛衛華説。
“與以往國際知名綠色低碳新城建設項目相比,博鰲零碳示範區為城市建成區提供了可落地、可推廣的經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海南分院院長胡耀文説,示範區展示了以適宜技術逐步更新改造的零碳建設模板。
航拍博鰲零碳示範區內改造後的博鰲亞洲論壇新聞中心(3月1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示範區建設最大化利用當地的風、光、熱資源,讓自然做功。”胡耀文介紹,例如,優先採用自然通風、增加遮陽、增加綠植系統等針對當地氣候的被動式、低成本綠色降碳技術,減少高成本技術的使用;採用空氣熱源替代天然氣,為酒店提供生活熱水;最大化利用島內建築、地面、停車場、景觀設施等鋪設光伏發電系統,集中展示當前光伏利用技術和中國光伏技術發展水準。
工人在博鰲零碳示範區建築綠色低碳改造項目工地施工(2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示範區建設主要靠自主探索。“我們沒有特別成熟的體系和架構可以參照。邊建設邊研究,是此次建設的特徵。”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教授劉燁説,建設過程中未大拆大建,實現了低擾動更新。
零碳示範區,是在一定區域內通過集成應用能源、建築、交通、廢棄物處理等多領域深度減排技術,新建林業碳匯等高品質抵消措施,實現碳排放總量持續降低並逐步趨於零的示範區。
鳥瞰博鰲零碳示範區內改造中的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3月1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據測算,已完工的16個子項目可實現減碳(含抵消措施)9055.8噸/年,年供清潔電力1510萬千瓦時。圍繞東嶼島為核心的1.8平方公里博鰲零碳示範區,其餘項目將於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前完成,並全面實現零碳運行。
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東嶼島(3月1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海南省住建廳副廳長劉聯偉介紹,接下來,示範區嘗試建立一系列政策公約,引導零碳會議會展、零碳旅遊等公眾行為,促進示範區實現全生命週期零碳目標。
相關新聞
- 2023-02-14永定河 水清岸美展生機
- 2023-03-21數字化轉型賦能科技創新 為能源綠色發展注入“活水”
- 2023-03-20戈壁灘上百輛推土機穿行大漠 如何將不毛之地化為“經濟綠洲”?
- 2023-02-17守護生態寶庫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