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評述:中國開放承諾增強投資者信心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3-04-03 11:07:07 | 來源: 參考消息網 |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1日發表社論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期待用他的首次正式公開講話提振私營部門和外國投資者的信心。由於疫情造成的經濟放緩、監管體制改革、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西方銀行業崩潰,現在迫切需要一劑強心針。
社論稱,有關私營部門在創造就業和財富方面的重要性的提醒很少如此及時。因此,李強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講話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這些講話明確表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希望優化營商環境,繼續對外國投資和貿易開放,並在充滿政治和金融動蕩的全球商業領域發揮穩定作用。在這方面,出席該論壇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説,香港要全面拼經濟、拼發展、拼競爭力。
社論稱,在海南舉行的這個年度論壇是中國與外部利益攸關方就經濟和外交政策進行溝通的一個得到認可的平臺。在外國企業信心減弱的情況下,這種溝通是一項緊迫任務。
中國去年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為3%,今年的目標定為5%左右。它引領著世界避免衰退和停滯的希望。
社論稱,為實現目標,中國需要創造一種營商環境,讓私營部門蓬勃發展,並讓國有企業部門更加壯大,同時鼓勵更多的外國投資。
這沒有給政策誤判或自我懷疑留下多少餘地,而李強也沒有顯示出任何誤判或自我懷疑。他説:“不論世界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我們都將始終堅持改革開放、創新驅動。”
在開放方面,李強的首批舉措之一就是爭取海外投資,包括于博鰲亞洲論壇召開前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會見外國高管、政要和研究人員。李強對他們説,中國將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這是他們需要聽到的。
另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31日報道,3月份,一項衡量中國服務業活動的指標達到了10多年來的最高水準,這表明中國消費者正在重新光顧商店和餐館,為疫後的經濟復蘇提供了動力。
報道指出,這一數據對全球經濟來説是一個積極信號。美國和歐洲的消費者正在艱難應對利率上升、高通脹以及銀行業動蕩後貸款可能受到擠壓的前景,今年全球經濟依賴中國消費者來支撐增長。
報道稱,世界銀行研究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首席經濟學家阿迪蒂亞·馬圖説,中國經濟反彈的力度毋庸置疑。世界銀行3月31日將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去年10月份的4.5%上調到5.1%。在去年10月作出上次預測的時候,中國政府還沒有調整疫情防控措施。
報道稱,中國政府今年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為5%左右,多數經濟學家預計能夠實現。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3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開幕式上表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經濟呈現恢復向好態勢。”中國政府將鞏固拓展經濟恢復向好的態勢。
新聞推薦
- 二〇二五兩岸青年峰會在京開幕2025-07-04
- “抗戰是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2025“文化抗戰川渝行”活動舉辦2025-07-03
- 首屆海峽兩岸六月六曬譜日活動在上杭舉行2025-07-03
- 交流交友交心,漢臺青創城市合夥人在武漢雙向奔赴2025-07-03
- “童年想娘,老年想家”——台灣老兵高秉涵的守望與盼望2025-07-03
- 從台灣帶來一場美好的茶事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