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磨合兩岸詞句差異為統一做好準備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3-04-06 17:31:08 | 來源: 參考消息網 |
參考消息網4月6日報道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4月4日刊文稱,近日馬英九到湖南祭祖,並與當地進行文化交流。他把兩岸學者合編的《中華語文大辭典》(該辭典繁、簡體字並列,收錄了當代兩岸多領域的不同表述用語——本網注)送給湖南大學作為伴手禮。這本厚重的辭典,不僅完整保存了中華文化的美麗優雅詞句,也可用來修補兩岸因長久分離所出現的詞句差異。
這個甚少有人注意的舉動,其實意義重大。
兩岸分隔多年,一邊使用簡體字,一邊持續使用繁體字。一些大陸年輕世代從小學習簡體字,博物館裏許多歷史文獻書畫都使用繁體字,許多內容讓他們無法理解。而從小學習繁體字的島內年輕世代,讀大陸出版的書籍、網絡文學以及收看大陸製作的電視節目時,也同樣因為都是簡體字而一知半解,甚至鬧了許多笑話。
作者身邊就曾發生過這類趣事。有位鄰居告訴作者,她最近看了大陸一個節目叫“百家耕耘”,很好看,一定要看。記者在YouTube上搜了半天,看不到這個節目,倒是搜索到了“百家講壇”這個節目。原來,她把“講壇”這兩個簡體字,看成了“耕耘”!
而其他諸如大陸常用的“地鐵”、“刷屏”和“拉黑”等,則對應台灣常用的“捷運”、“灌爆”和“封鎖”。經常往來兩岸的臺商與大陸游客常會脫口而出自己的慣用詞,對方乍聽之下,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因此,要磨合兩岸的詞句差異,為兩岸終極統一做好準備,實在有必要出版常用詞句對照表來方便民眾。
標簽:
相關新聞
- 2023-03-17特稿|從三個維度解讀為何“我們進一步掌握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
- 2023-03-13習近平:我們要紮實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和祖國統一大業
- 2022-12-05繼承先輩遺志,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奮力推進祖國統一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向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致賀信2025-07-10
- 國臺辦:無論民進黨當局搞多少“演練”,都改變不了“台獨”必然失敗的下場2025-07-10
- 月球樣品又有新發現!嫦娥六號揭示月背演化密碼2025-07-10
- 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在塞爾維亞舉行2025-07-10
- 2025年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技能邀請賽在滬舉行2025-07-10
- “跨越那一灣海峽,你才知道世界有多大”——2025兩岸青年峰會在京舉辦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