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師在廣西:三尺講臺就是夢想舞臺

新華社南寧4月18日電(記者趙歡、朱麗莉)“上小學時,我就讀到‘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直想去看看。”懷揣對廣西山水和人文的嚮往,受大陸惠臺利民政策措施吸引,台灣教師梁洲輔來到廣西,如今在這裡收穫了事業,也安了家。

 

梁洲輔擁有環境工程碩士和土木工程博士學位,2019年起任教于南寧師範大學環境與生命科學學院。“鄉村振興,我們臺胞熱切關注。”近年來他發揮專業特長,積極參與鄉村振興。

 

“兩岸一家親,鄉村必振興。”梁洲輔説,廣西是農業大區,生態優勢明顯,台灣有新品種培育、種植、管理技術,桂臺兩地互補性強,資源匹配度高,臺商臺胞在這裡大有可為。

 

近年來,廣西積極探索桂臺融合發展新路,不斷拓展台灣高層次人才到桂工作渠道和平臺。“越來越多台灣教師來到廣西深耕教育科研事業,收穫了個人價值,也在為社會做貢獻。”梁洲輔説。

 

在學校幫助下,梁洲輔申報了廣西科技廳“港澳臺英才聚桂計劃”,積極參與南寧“海綿城市”項目建設。“大陸有廣闊舞臺,人才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價值,作為一名教師,我充分體會到了被需要和被尊重的幸福感。”他説。

 

梁洲輔在過去20年裏,獲得多項知識産權和軟體著作權。他認為,政策上的支持是他在大陸實現科研夢想的重要支撐。

 

蓄力、呼吸、抬舉……在南寧一家健身房裏,沙部·魯比正健身鍛鍊。2020年,這名來自台灣南投的少數民族教師來到南寧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擔任教師。

 

“體育教育對國家發展、提升民族凝聚力有重要作用。”沙部·魯比表示,國家正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體育事業蓬勃發展,“雙減”政策全面落地後,孩子們得到更多時間和機會開展體育鍛鍊,他的專業特長也獲得更大施展空間。

 

“無論職稱評定,還是薪資待遇等方面,我與大陸教師都是同一標準,教學科研成果得到充分尊重。”沙部·魯比説,學校現在讓他擔任公共體育教研室主任,充分説明瞭這一點。

 

得益於各項惠臺利民措施,沙部·魯比認為自己在南寧不僅事業順利,生活也很順心。不久前,他使用住房公積金在南寧買了房,實現了安居夢。

 

玉林牛巴、牛腩米粉、茂林豆腐……聊起廣西玉林小吃,黃種祥如數家珍,他笑言是這座城市讓他“日漸圓潤”。

 

黃種祥在台灣生活工作了40年,目前在玉林師範學院任教。課堂上,他幽默風趣,專業知識娓娓道來。課後,他與學生親如朋友,一同穿梭于城市街巷,分享美食。

 

“大城市繁華、機會多;小城市節奏慢,生活怡然。”黃種祥説,台灣同胞選擇在大陸創業就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今有2000多名台灣青年學者在大陸高校任教。“大陸為我們在廣闊天地裏紮根、追夢打下堅實基礎。”黃種祥説,“我會繼續向島內同胞傳遞在大陸工作生活的真實情況,期望更多臺胞到大陸走走看看。”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