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與台灣電電公會在京交流座談 共謀融合發展新篇章

武漢市與台灣電電公會在京交流座談 共謀融合發展新篇章

 

交流座談(圖片來源:武漢市臺辦)

 

中國台灣網4月23日訊 近日,武漢市委常委胡勇政在北京會見台灣地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簡稱台灣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一行,就深化漢臺經貿合作進行交流座談。

 

胡勇政重點介紹了武漢推進“965”産業體系以及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三大世界級産業集群建設方面的情況。他指出,當前,武漢正努力在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中當先鋒、打頭陣,舉全市之力推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把武漢科教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將交通區位優勢轉化為國際國內雙循環樞紐連結優勢。他認為武漢市産業佈局與電電公會主導産業高度契合,在産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方面大有可為,合作前景廣闊。他誠摯邀請台灣電電公會組團參加今年9月在武漢舉行的第十七屆湖北·武漢台灣周,歡迎更多台資企業分享武漢機遇、參與武漢發展。武漢市將竭誠做好服務,以控製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支持臺企來漢投資興業、在漢做大做強。

 

李詩欽表示,電子信息産業是臺商赴大陸投資的重點産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兩岸電子信息産業鏈已成為全球電子信心産業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兩岸企業家峰會電子信息産業小組的台灣方面召集人,希望能加強同大陸在積體電路、新型顯示器、5G、工業互聯網、雲計算和元宇宙等産業的合作。武漢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科教資源、創新能力非常強,他將帶領公會加強同武漢的合作,在第十七屆湖北·武漢台灣週期間與同業企業做深入交流。同時,他期盼加強漢臺青年交流合作,讓青年企業家常走動、多交流。

 

台灣電電公會是台灣地區六大工商團體之一,成立於1948年,現有會員3006家,涉及計算機、通信、光電、半導體、電子成品、電子零組件、車用電子等領域。2022年會員企業産值3592億美元,佔台灣地區工業總産值59.38%,出口值達2981億美元,佔台灣地區總出口值 62.17%。(中國台灣網、武漢市臺辦聯合報道)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