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顆在軌衛星提供強大數據支持 在中國多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04-25 17:04:13 | 來源: 央視網 |
央視網消息:航天技術為我們提供更多民用、更好服務的背後,是中國衛星的快速發展速度。國家航天局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在軌穩定運行的航天器超600顆,數量居世界第二位。在國土、測繪、環保、應急救援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600多顆在軌航天器包括通訊衛星、遙感衛星、導航衛星等,現在不論身處何方,“北斗”可以幫你導航,“高分”提供全球天眼觀測,通信衛星可以助你聯網無憂。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遙感應用已經邁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中國在軌遙感衛星200余顆,已實現從地球靜止軌道到低軌衛星群、從可見光到紅外、從光學遙感到雷達遙感的對地觀測能力,構建了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網,已服務於農業、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水利、林草等行業。在國家航天局的這個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十年來的遙感數據在這都能查到。
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主任助理 研究員 邢進:這個是我們遙感影像一個巨大的優勢,規劃部門、建設部門可以根據這個遙感影像來監測它是不是按照規劃去建設,工程部門可以監督工程品質。在我們平臺上面所匯集的衛星接近150顆,這些都是高解析度衛星。
邢進告訴記者,通過遙感衛星拍攝的照片,我們可以對城市環境一目了然,不僅能幫助大型工程選址,監督建設進度,還能用於設計高速公路和鐵路,讓市民出行更加便利。同時,在發生緊急災情的情況時,遙感衛星還可以快速成像,去觀察受災地點情況。國産遙感衛星數據已經在中國20多個行業、幾千家單位得到了廣泛應用,累計分發推送各類衛星數據1億景。
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員 邢進:應用已經涵蓋到國家28個主要部委,每個省都設立了省級的數據應用分中心,高分衛星數據應用會擴展到千家萬戶去了。
邢進介紹,中國遙感衛星技術已邁入了世界衛星對地觀測的先進行列。借助太空中的200多顆遙感衛星,我們實現了16米解析度衛星數據1天全球覆蓋,光學2米解析度數據全球1天重訪,1米解析度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對全球任意地區重訪時間為5小時。
相關新聞
- 2023-04-25澳門舉辦“中國航天日”專題活動
- 2023-04-25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功對世界科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2023-04-24叩問蒼穹 探索不停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