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實施“綠色遺産”倡議顯成效

站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城北的恩托托山上俯瞰,一排排綠樹向前延伸,宛如一片森林海洋,鬱鬱蔥蔥,蔚為壯觀。數年前記者在這裡採訪時,恩托托山幾乎是一片荒山,如今樹林不僅在亞的斯亞貝巴市區很常見,而且在城市四週形成了寬闊的綠化帶。這樣的變化,得益於埃塞俄比亞實施的大規模生態修復工作。目前,該國已在180多萬公頃的土地上開展了水土保持工作,有關地區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近年來,氣候變暖、過度農耕放牧、亂砍濫伐及人口持續增長等加劇了埃塞俄比亞的生態脆弱性。“農業非洲”組織統計的數據顯示,埃塞俄比亞在過去10餘年一度只有不到4%的土地種植了樹木,植被覆蓋率大幅萎縮。為遏制生態惡化,埃塞俄比亞政府決定通過廣植樹木修復還原自然生態。

 

2018年,埃塞俄比亞發佈第一部全國森林植被恢復潛力報告,制定恢復方案,將1100萬公頃土地作為重點恢復地區。2019年,埃塞俄比亞發起“綠色遺産”倡議,計劃在4年內種植200億棵樹,進一步綠化環境、改良生態。發起倡議的第一週,埃塞俄比亞全國各地就栽種了超過3億棵樹。

 

今年4月,埃塞俄比亞農業部宣佈,在第五輪“綠色遺産”倡議落實行動中,計劃種植63億棵樹,其中45%的樹木旨在提高森林覆蓋率,55%的樹木是為了滿足農業實踐和園藝目的。“隨著‘綠色遺産’倡議的實施,會有越來越多遭到破壞的自然生態得到恢復。埃塞俄比亞的平原、山脈、河流和峽谷,都會重新煥發生機,助力減少碳排放,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該國農業部官員帕斯卡説。

 

埃塞俄比亞還實施大規模土地修復工作,遏制土地退化趨勢,提高農業生産率。2009年,在世界銀行資助下,埃塞俄比亞啟動了可持續土地管理項目,計劃在10年內對該國嚴重退化的流域進行土地修復,主要措施包括建設小型灌溉項目、為小農社區構建地表水收集系統、減少山坡牲畜過度放牧、在退化區植樹造林以及恢復溝渠等。當前已對超過86萬公頃的退化土地進行修復。

 

中國積極助力埃塞俄比亞生態修復工作。2021年3月,中國援助埃塞俄比亞河岸綠色發展項目一期工程建成並移交當地政府。項目位於亞的斯亞貝巴,集景觀、建築、市政、道路、水利、園林于一體,目標之一是幫助當地徹底解決污水問題,實現河道水資源的可持續清潔利用,改善生態環境,有效提升城市對氣候變化的承受能力。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該項目將曾經污水橫流的河岸荒地打造為功能全面的大型城市綜合廣場。該廣場已成為當地很多市民戶外休閒娛樂的首選,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多次向國內外推介這一“美麗工程”。

 

記者  黃培昭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