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島夜話】“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會不會變成毒藥丸?

之前為了替蔡英文就職7週年擦脂抹粉,臺美趕在5月19日宣佈,“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第一階段已完成談判;相隔四天,蔡英文在5月23日又自曝,將在“未來幾週內”完成簽署;終於,臺美雙方選在宣佈展開談判的一週年,也就是美國時間6月1日上午10時、台灣時間6月1日晚間10時的日子,正式簽署了“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首批協議。

 

一個談判都還沒完成的初步協議,同一件事卻分這麼多天一講再講,很難不令人生疑,民進黨近來是否極缺“大內宣”的素材,才會在同樣一件事上打轉。

 

而趕在宣佈談判展開一週年的日子,先簽署的只是“首批”協議,也就是在11個談判項目中,只先就貿易便捷化、良好法製作業、服務業島內規章、反貪腐、中小企業等5項議題完成簽署。後面還有勞動、環境、農業、數字貿易、標凖、公營事業、非市場政策與做法等7項議題待完成談判。

 

一般分析,做為蔡英文執政的成績單,又或是2024年“大選”的宣傳指標,剩餘7項議題極可能在今年底美國主辦的APEC會議上,再一次宣佈“階段性”的進展。而這個“進展”可能是完成談判,又或是全文簽署,最不濟也會從剩下7項議題中找出若干項,完成“第2批”協議的簽署。

 

按民進黨所宣傳的,臺美倡議是拜登政府,對外簽署的第1個經貿協議;也是臺美之間自1979年以來最完整的經貿協議;臺美關係達到史上最好,簽了這一個,接下來臺美租稅協議、臺美自由貿易協議(FTA)也都指日可待了。

 

然而,就在民進黨興高采烈的拿著臺美倡議的“成果”進行“大內宣”時;協議內容的合法性、協議簽署後的經濟效益,卻遭到意見領袖亳不留情的批評。

 

第一,為何臺美簽署了號稱經貿協議的文本,卻沒有經過臺立法機構審查與同意?民進黨難道忘了,昔日與中國大陸簽署的服貿協議,因遭到民進黨不斷的杯葛,時任臺立法機構國民黨團副書記長、“內政委員會”召集人張慶忠只好趁其不備,以30秒的時間火速初審通過、送交大院審查,導至民進黨拿著程式違法的藉口抗爭,引發學生佔領臺立法機構的太陽花學運,從此張慶忠也被人譏諷為“半分忠”。

 

如今換成民進黨當權,對外簽署協議卻連審查都不用,這樣合法嗎?民進黨都已臺立法機構多數了,送交立法機構審查也不可能不通過,如今卻連演都不演,活脫脫的“雙標黨”,擺明著藐視民意、公然違法,這樣的臺美倡議有合法嗎?

 

第二,首批只完成5項議題談判的協議,乃至在不久的將來,還會完成剩餘的7項議題談判,但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有經濟效益可言嗎?

 

對於民進黨及蔡英文引以為傲的重大經貿成就,前臺行政機構負責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衝則亳不留情的批評就像“安慰劑”。因為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既沒有避免雙重課稅的效果,也不是真正對等的自由貿易協議,更不具有投資保障功能,什麼經濟效果都沒有,只是“安慰劑”。

 

由於蔡英文挾晶片自重的錯誤宣傳,搞得全球都“驚覺”臺海兵兇戰危,不斷的透過政治力量施壓臺積電赴當地投資,其中又以美國動作最快,臺積電亞歷桑納州廠已動工興建,但卻急迫面臨臺美沒有租稅協議,臺積電在美國賺得錢、發得股利、乃至臺籍員工薪資所得稅,都先要在美國繳一筆稅金,回台灣再被課一筆所得稅,形成“一頭牛剝兩層皮”的困境。

 

但臺美倡議不涉及租稅議題,眼看臺積電美國廠將在2024年投産,臺美租稅協議沒有進展,只在貿易倡議上“大內宣”,讓臺積電與相關供應鏈業者比誰都心急。

 

再者,臺美倡議也不涉及任何貨品的關稅協議,也就是説,並沒有削減台灣出口到美國貨品的關稅負擔,亳無實質性的經濟好處。這源自於美國特朗普時代全盤否定自由貿易協議(FTA)的價值,以致參眾兩院已不再授權美國政府對外洽談關稅議題。也難怪,同時間美國與印太13個國家啟動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參與者意興闌珊;沒有實質降稅就是一文不值,根本沒有國家想要簽,只有民進黨與蔡英文卻上趕著去搶拜登政府對外經貿協議的“頭香”。這也代表,蔡英文誇口臺美倡議的下一步就是洽談臺美FTA,這是公然説謊,美國國會根本不準政府對外談FTA,都在欺騙不懂美國政治情勢的台灣人。

 

更諷刺的是,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裏面雖有農業項目,也被蔡當局鎖定為下階段談判目標,但美國一直以檢疫為藉口,台灣迄今連一顆菠蘿都賣不到美國。因而商總理事長許舒博才會酸言酸語説,台灣農産品何時賣過美國了?美國人連一顆台灣菠蘿都沒買過。

 

但糟糕的是,未來美國人卻會在農業議題中,強烈主張農産品的“科學根據”,例如台灣地區雖然開放美豬進口,卻仍限制不得進入校園;未來,在美國人逼迫下,這“天條”遲早被打開,台灣地區勢將進口更多美牛、美豬這類含有萊克多巴胺的高風險農産品來食用;不得不擔憂,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最後反而變成 “毒藥丸”,迫使台灣人買更多高風險的美國農産品來吃。作者 靄琳 台灣資深媒體人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