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美國承認“不可能”加速交付售臺武器
|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06-07 17:29:38 | 來源: 參考消息網 |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6月7日報道,美國《國民評論》雜誌6月2日報道,美國國務院在4月提交美國國會的報告稱,鋻於原材料的交貨需時較長、全球供應鏈問題和國防工業基地內遺留設備的生産限制,“不可能”加速交付許多原定售臺但延遲交貨的美制武器。對此,臺當局防務部門發言人孫立方6日表示,軍售案當初議定的發價書中都有規定,只要在最終年度前交運都算正常。
孫立方進一步表示,到目前為止,雖然初期進度落後,但雙方在多個層面通過暢通管道溝通協調,有信心依照發價書規定進行軍售作業。
美國去年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中的“台灣增強韌性法案”要求,美國政府需向國會報告美國對臺武器運輸計劃、台灣防禦狀況。
《國民評論》獲得了美國國務院報告的非機密部分,報告稱,儘管五角大樓防務安全合作局與其他機構正盡可能優先考慮對臺軍售,但資源有限造成持續的壓力。
報告詳述了美國對亞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軍售稱,台灣購買“魚叉”反艦導彈還需幾年,估計2025至2029年間交貨。報告並提及一系列其他對臺重要軍售的預估交貨時間,包括“標槍”導彈是2023至2024年、“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是2024至2025年,以及其他共2500萬美元的美國對外軍售,其中許多的交貨期均延遲。
例如,臺新購66架F-16V戰機,首批交機本來是今年第三季度,現延至2025年底才開始交機,首批數量未定,但臺防務部門強調,美方説會在2026年底依約全數交機。
此外,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中國事務高級政策顧問布賴恩·布拉克近日稱,價值約190億美元的對臺軍售已被推遲數年。
對此,島內網友評論説,“跟美國打交道買軍火,變成一件痛苦而嫌惡的事,甚至變成台灣自取其辱的荒謬”“有這樣的‘朋友’何需敵人”。
相關新聞
- 2023-06-06郁慕明文章:收美“無償軍援” 台灣得不償失
- 2023-05-15“以武謀獨”?民進黨當局的白日夢做不下去了
- 2023-05-10為美國賣命? 臺青“Say No”
- 2023-05-05島內抗議美軍火商“販賣戰爭 販賣死亡”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 國臺辦: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 “台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2025-11-09
- 探尋神秘巴文化:台灣自媒體人走進達州羅家壩遺址博物館2025-11-09
- 寶島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系列報道2025-11-09






